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中篇小说

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

时间:2013-10-31 10:04:47  来源:  作者:艾伦·查尔默斯  
简介:这本书旨在对科学性质的现代观点作一个简单、明了和初步的介绍。当作者教授科学哲学的时候,感到没有一本适用的书可以推荐给初学者。可以得到的关于现代观点的唯一资料,只有原著。许多原著对初学者来说太难,同时无论如何,它们数量太多,要使之适合于大学生,是不易办到的。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认真从事研究这个题目的人来说,是不能代替原著的,但是作者希望它将提供一个有用的较易接近的起点。...
  第十章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论
  1迄今为止的故事
  我们似乎在探索科学的特征用以区分科学知识与其他种类知识时遇到了麻烦。我们从实证主义者采纳的观念开始,他们在20世纪初是如此有影响,认为科学是特殊的,因为它从事实推导出来。但是这种努力失败了,因为事实不是那么简单得足以支撑这个观点,它们是"依赖理论的"和可错的,因为不知道如何使理论能从事实"推导"出来。证伪主义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主要是因为在科学的任何现实境况下不可能确定错误预见的原因所在,因此如何能够明确地证伪一个理论与如何能够确认一个理论一样难以捉摸。但是库恩和拉卡托斯试图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工作的理论框架上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库恩过份强调在相竞争的范式内工作的科学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以致他无法阐明在什么意义上在科学革命过程中从一种范式转变到另一种是向前进了。拉卡托斯努力避免这个陷阱,但是除了在他的答案里他自由运用的方法论决定是否真实等问题外,他以这样一个标准结束:表征科学的标准是如此宽松,以致只能排除极少数智力追求。对这些失败不感到惊奇,并且试图引出他所看到的这些失败的充分含义的一位科学哲学家就是保尔·费耶阿本德,本章要介绍和评估他的有争议的,然而有影响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观。
  2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的论据
  保尔·费耶阿本德是奥地利人,他大多数的学术生涯是在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度过的,但他也曾在伦敦与波普尔和拉卡托斯交往,并与他们争论。1975年他出版了一本题为《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理论的概要》的书。在这本书中,他向论述科学方法以领会科学特殊地位的任何试图提出了挑战,论证说没有这种方法,科学并没有令它必然优于其他形态知识的特点。费耶阿本德表示,如果有一个科学方法的不变原则,那就是"怎么都行"原则。可以利用费耶阿本德早期或晚期的著作中一些段落来严格限定他在《反对方法》一书中包含的极端无政府主义科学观。然而,对我们最有启发的是坚持不那么限定的无政府主义,来看看我们从它能够学习什么。无论如何,正是费耶阿本德立场的极端形态使它具有特色,也使试图反对它的科学哲学家感到吃力。
  费耶阿本德主要论证路线是试图破坏科学哲学家提供的对方法和科学进步的表征,办法是以下面的方式根据他们自己的理由向它们提出挑战。他以他的对手(包括绝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科学进步的经典实例作为科学变革的例子,并且表明作为一个历史事实,那些变革并不符合那些哲学家提出的科学理论。(为了将他的论证贯彻到底,费耶阿本德自己不必同意这些事件是进步的。)费耶阿本德诉诸的主要例子是伽利略作出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进展。费耶阿本德的论点是,如果一种科学的方法和进步观甚至不能理解伽利略的革新,那么它就不是与科学有关的。在概述费耶阿本德立场时我将大部分坚持伽利略的例子,主要是因为这可充分说明费耶阿本德的立场,而且也因为这个例子也容易理解,无需要求助于晦涩的专业细节。
  费耶阿本德的一些论点是我们熟知的,因为在本书中早些时候我已经由于种种目的而引用它们。
  在本书第一章有一些引文说明了实证主义或归纳主义的观点,认为伽利略的革新可以用他如何认真对待可观察事实,并将他的理论建立在其上面来加以说明。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 1975, pp. 100-101)所引的伽利略的《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Galileo, 1967)中的一段话表明伽利略的想法并不是这样:
  你对毕达哥拉斯的[地动]意见的追随者是如此之少感到惊异,而我对一直到今日还有人信奉和追随它感到惊奇。我也从不非常仰慕那些人杰出的聪明才智,他们坚持这种意见,将它作为真理加以接受:他们通过纯粹的的理智力量来压服他们自己的感官,使得理性告诉他们的东西凌驾于感觉经验清晰呈现给他们相反的东西。因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反对我们已经考查过的地球旋转的论据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以及所有他们的弟子认为这些论据是定论性的这一事实,的确是其有效性的强有力论据。但是与年运动公然矛盾的经验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致我要再说一遍,当我反省亚里斯达克斯和哥白尼能够使理性战胜感官,以致理性全然蔑视感官,与他们的信念结为一体,我的惊奇就更加无限了。
  伽利略完全没有接受他的当代人认为由感官证实的事实,对他(Galileo, 1967, p. 328)来说用理性战胜感官,甚至用"优越的更好的感官"即望远镜来代替感官是必然的。让我们来考虑伽利略需要"战胜"感官证据的两个实例 - 他之摈弃地球静止的断言以及他之摈弃金星和火星外观大小在年运行期间不发生可察觉变化的断言。
  如果一块石头从塔顶掉下来,它落在塔基旁。可以将这个经验以及其他类似经验作为地球静止的证据。因为如果地球运动,比方说围绕它的轴旋转(伽利略在上引段落中所指的地球旋转),那么在石头掉下时地球是否应该在石头下面运动,结果石头应该掉在离塔基间隔一段距离的地方?伽利略是否诉诸事实来摈弃这个论据?正如费耶阿本德指出的,这肯定不是伽利略在《对话》中所做的。伽利略(Galileo, 1967, p.125以后)通过让读者动脑筋来达到所要的结果。他的论证如下。一个球从无磨擦的斜面滚下速度将增加,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向地球中心"下降"。相反,一个球在无磨擦斜面向上滚将减速,因为它离开地球中心上升。在说服读者将这一点作为显而易见的事实接受后,就问他或她如果斜面完全是水平的,球的速度将会发生什么。答案似乎是速度既不增加,又不减少,因为球既不上升又不下降。球的水平运动持续不变,保持稳定。虽然没有牛顿惯性定律,这正是匀速运动的例子,没有原因匀速运动持续不变,这足以让伽利略来对抗一系列反对旋转地球的论据。伽利略从中引出的含义是,当地球旋转时石头从塔降落与塔共享的水平运动维持不变。这就是为什么石头与塔呆在一起,落在塔基地面上。因此,塔的论据并不以许多人设想的方式确定地球是静止的。伽利略论据的成功在于,根据他自己的特许它不诉诸观察和实验结果。(我要在这里指出,在伽利略时代无磨擦斜面甚至比现在更难获得,在斜面上不同地点测量球速在当时是不可行的。)
  • 上一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下一部:《嫌疑人X的献身》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