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扎克伯格从未考虑过搁置开放注册计划。他和两位同事,克里斯?休斯与公共关系经理马拉尼?戴奇(Melanie Dcitch),在我们午餐期间确实讨论过是否按计划下一周开放注册,或推迟这个计划等待动态新闻骚乱结束再说。
  最终扎克伯格把开放注册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两个星期,一直到9月26号。部分是由于要添加更多的隐私控制,以便让学生用户不会感觉到年长的新用户的加入会遮去他们的亮光。他不会在一个月里犯上两次同样的错误。
  不过就在这几周里,发生了另一件让人分心的事,用去了扎克伯格相当多的时间——雅虎回来了。即使7月份公司股价跳水并撤回了它的10亿美元报价之后,雅虎的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仍然急切地想拥有Facebook。他和手下员工密切注视着动态新闻冲突的爆发和快速收场,以及扎克伯格敏捷处理反对意见的手腕,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件事情是,雅虎的股票恢复了其7月份缩水的一多半价值,这也增强了塞梅尔的信心。
  现在塞梅尔带着令人惊讶的消息重新与扎克伯格取得了联系,他希望重启原先的10亿美元谈判,甚至暗示他也许会出更高的价格。这是一个新的形势。
  尽管在处理动态新闻危机中,扎克伯格的表现相当沉着冷静,这位年轻的首席执行官如今却有些气馁。他的用户仿佛一夜之间就变得无法预测了,而进军职场网络市场的失败也一直在折磨着他。他已对开放注册的前景失去信心,而距离这个功能上线仅仅只有几天了。更何况他以前向董事会承诺过,他会认真对待10亿美元的报价。
  扎克伯格和布雷耶有过一次直言不讳的谈话,双方都回忆起了早先谈判中的紧张气氛。扎克伯格有点动摇,开始疑惑自己是否真的应该要卖掉公司。“我希望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他告诉布雷耶,“如果在开放注册后,用户数和参与程度没有稳步增长,也许10亿或者11亿是我想达成的交易。”
  开放注册和通讯录导入功能的上线对Facebook来说是在孤注一掷,是考验它是否具备长期生存能力的关键一搏。它会像职场网络那样砸锅吗?成年人会不会愿意加入Facebook?
  9月26号,Facebook对公众开放了注册。在之后两个星期的每一天里,一个6人小组都在仔细地审视最新的数据。这个小组包括了扎克伯格、布雷耶、董事会成员彼得?泰尔、首席运营官范?纳塔,“幕僚”科勒,还有共同创始人莫斯科维茨。在9月的最后几天里,数据的变化相当不确定,这意味着并购交易很可能就会达成。雅虎的律师们再度进行了详尽的财务调查,为交易做好了准备。肖恩?帕克在一边密切地注视着事情的进展,十分惊恐。“我们几乎接受了他们开出的条件,”他说,“这是仅有的一次,马克感到他无法承受来自团队的压力了。”
  然而扎克伯格对Facebook策略的信心再度被证明是正确的。一位同事回忆,那几周里他经常在首席执行官的纯白色私人会议室里开会,某一天突然有人闯入,大声宣布:“1 000万!太伟大了!”突破这个用户数是Facebook公司成长过程中一个里程碑。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很明显,成年人不仅仅是在加入Facebook,他们还在上面邀请朋友、发布照片,以及做活跃用户所做的所有其他事情。他们乐在其中。在开放注册之前,新用户的注册数大约每天2万,不过到了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这个数字达到了5万。而且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学生们没有起来反对成年新用户的加入。也许动态新闻骚动让他们感到疲惫,也许他们太过专注于查阅从动态新闻里收到的内容,没有时间起来抗议。
  特别的是,布雷耶的立场被开放注册的结果缓和了。“开放注册让新的使用方式开始生效,”布雷耶回忆道,“在那一点上,很有点游戏结束的意思。我们的用户增长数看起来相当健康,于是我们说,‘我们不打算出售。’”
  公司表面上看依然风平浪静,但是扎克伯格身边的一些人却不是如此。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和布雷耶的交涉变得困难重重。另根据首席执行官身边的密友说,范?纳塔由于在推动和雅虎的交易中十分卖力,导致了扎克伯格从此不再信任他了。不过范?纳塔依然在首席运营官的位置上坐了一年。即使科勒,扎克伯格最为亲密的伙伴之一,也感到了压力。科勒曾一度被排斥在了核心集团之外。扎克伯格的一位顾问说:“马克要求对公司的彻底忠诚,如果你希望卖掉公司,你就不再是马克?扎克伯格的朋友了。马克记得每一个支持雅虎交易的人的名字。”
  不过在经历了2006年9月份的动荡之后,扎克伯格作为一个领袖的声望在Facebook是腾云直上,许多员工开始带着敬畏的眼光来看他,每个人都知道他在动态新闻和开放注册这两个项目中的决心和毅力。在谈到扎克伯格对于动态新闻骚动的回应时,一位高管说:“这是马克的光辉时刻,让他成了公司永远的领袖。他问了自己的良心,然后进行了巨大的妥协,让人们得以更好地控制信息分享。这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而在几天之内整个事件就烟消云散。”
  尽管公司的130名员工中许多人怀疑拒绝雅虎的收购是否明智——毕竟许多人会因此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扎克伯格松口的话——然而公司的前景似乎正变得无可限量。董事会成员布雷耶开始构思一个更加宏伟的Facebook,将覆盖全互联网,而这是他在过去一直抵制的。内奥米?格雷特,一位曾经反对动态新闻的产品经理,说出了其他许多人的感受。“他比其他所有人都领先两步,”她说,“他推动了公司的前进,虽然得到了许许多多的负面回馈,但他一直以来都是正确的。”
  扎克伯格本人认为那段和雅虎谈判的日子让人不堪回首。“那是压力最大的时期之一。”他说,不同寻常地承认了他当时的焦虑。当他和董事会作出不卖的决定时,他担心员工的反应。“我真的很幸运,因为相当多的公司在经历了一个像那样艰难的决定后,可能会经过数年时间才知道你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而在这个故事里结果却来得非常之快。”
  在那混乱的几个星期里,当Facebook维持前进动力的能力似乎变得遥遥欲坠时,年仅22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在一次员工会议上表现出的坦诚让许多同事大为惊讶,也加深了他们对他的爱戴。“也许听到我这样说你们会感到不太舒服,”他说,“不过我似乎正在工作中学习。”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