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扎克伯格相当愿意对动态新闻做一些轻微调整,不过他从未考虑过取消这整个功能。考克斯解释道:“如果这个功能没有效果,那就证明他关于人们为什么会对Facebook感兴趣的整个理念就是错的。如果动态新闻功能不对,他就感觉我们甚至不应该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指的是Facebook本身)但是扎克伯格知道不论人们在小组里说了些什么,他们其实还是喜欢动态新闻功能的。他有数据来证明。和动态新闻上线之前相比,人们花在Facebook上的平均时间正越来越多。而且戏剧性的是,他们正在上面做越来越多的事情。8月份的用户流量是120亿,但是到了10月份,随着动态新闻的上线,流量达到了220亿。
  我第一次见到扎克伯格是在9月8号星期五的一次午餐上,Facebook在这一天拉开了它的动态新闻隐私控制的帷幕。仅仅在数小时之前,在熬了一整夜后,他才刚刚发布了对用户的悔过信,而过会他又要去参加一个现场问答会来安抚抗议者。
  他来到了位于曼哈顿中心城区西54街奇特的意大利餐馆“Il Gattopardo”,身穿一件短袖T恤,衣服的一面印着一只异想天开的大鸟形象,完全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他很快就信心满怀地就社交网络的前景以及Facebook是如何适合这个领域等方面高谈阔论起来,几乎无视让他花了前几天时间试图平息的争吵。他的言辞显现了他的宏观掌控能力以及远见。他几乎是漫不经心地冷静分析了为什么Facebook的用户会对动态新闻如此愤慨。他说他没有预料到这场骚动,因为他觉得用户会意识到动态新闻里没有什么内容是Facebook过去不曾存在过的,只不过现在被更好地组织和表现出来了而已。不过他现在意识到了他的观点是纯理论性的,很明显人们感到阻碍侵扰的正常障碍被不合适地移开了。他开始意识到用户需要花时间来习惯于改变,不论这些改变在他看来是多么不可避免和必要。
  动态新闻不仅是Facebook的一次改版,而且还预示着人们交流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彻底颠覆了“正常”的交流方式。直到这之前,如果你希望把信息传达给某人,你必须要采取自觉主动的方式启动一个沟通进程,或者把内容“发送”给他们。当你在打电话,寄信、发电报或电子邮件时,你就是在主动和人沟通,即使通过即时通信进行交流也是如此。
  但是动态新闻倒转了信息传递的过程。不是向某人发送一条关于你的快讯,现在你只需在Facebook上暗示一点和你自己相干的事情, Facebook就会根据你朋友们的偏好程度计算出也许对你的主题感兴趣的朋友,然后向他们发送这些信息。而作为信息的接受一方,只要查看他们的Facebook主页就行了。这种自动沟通的新形式使得付出最小的努力与最多的伙伴同时保持联系成为可能,它让整个世界变小了。
  本质上来讲,Facebook创造的就是一种“订阅”朋友信息的方式。不是等待你的朋友向你发送信息,而是你告诉Facebook(很简单,通过成为某人的朋友)说你希望听到他们的相关信息。成为他们的朋友就是订阅他们的数据,于是Facebook的后台会把他们的信息拖到你的首页上。这种订阅模式的一个重要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动态系统——RSS(简易信息聚合)。RSS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在博客群中广受欢迎,它是一种订阅特定博客或网站更新内容的方式。RSS动态已经成了网站常客们获取新闻、评论和许多其他类型资讯的常规方式。不过,把订阅扩大到个人的行为表现上是一种激进的跨越,时间将证明它会给网络带来深远的影响。
  尽管学生们对动态新闻很愤慨,但他们也意识到了某些重要的方面,对许多人来说,当人们可以得知你的一举一动时,这是非常令人困扰的一件事,会改变你行为的方式。动态新闻之所以会招致像偷窥骚扰等负面评价,是因为所有人的个人行为现在被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之下了,这就好比你看到所有你认识的个人都能随时越过你的后院栅栏,闯入你的院子那样。现在你会更多地被要求对你的行为负责。
  Facebook已经拥有了将人们推向表里如一的权力,或至少可以揭露他们不一致的地方。一旦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按时间顺序被展现在你的朋友们面前,就自然会让他们认识到一些先前所不知的关于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同样会更有效地曝光那些令人尴尬的事情,比如不负责任。当你聚众吸毒,而一位朋友又恰好抓拍了一张照片,那张照片就有可能被发布到Facebook上。如果你举办了一个聚会而没有邀请到某位朋友,那他就会更容易找出这个疏忽。当你被问及是“在谈恋爱”还是“单身”时,你不再能对一个女孩是一种说法,而对另一个女孩又是另一种说法。你在婚姻状况上的任何变动都会被公布在动态新闻中。
  许多Facebook用户对动态新闻感到不适的另一个原因更没什么奇怪的了——他们接受了太多的“朋友”。Facebook的设计初衷是让你和已经认识的人进行交流,但是对相当多的人来说,事情变成了“收集”朋友——甚至演变成了竞争,互相攀比谁拥有最多的朋友。但是,如果你的行为将对你朋友列表上的所有人广播,那些陷入交友狂热的人现在几乎就没有办法来控制谁可以看到自己的隐私了。
  在策划动态新闻和对这次骚乱的回应中,扎克伯格建立了一种“先干后道歉”的模式,他会在今后的冲突中重复运用这种模式。他出于自己的理念推动了动态新闻的建立,认为这是Facebook服务符合逻辑的下一步。而至于这个功能会如何影响用户的隐私意识,以及更重要的——会让用户有什么感觉,他并没有预先多做考虑。并非所有人都欣赏扎克伯格设想中的公开透明,一个人的开放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就是隐私侵犯。扎克伯格起初拒绝人们的批评,然后屈服,进而懊悔,最后他欣然采纳了与抗议者对话的建议。Facebook在所有方面迂回反复的态度赢得了用户的认可。不管怎样,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尽管动态新闻起步艰难,但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继续扩大它的用户群范围是很关键的。他依然希望尽快朝开放注册的方向行进。这倒不是因为他希望拥有更多用户,使Facebook能赚更多钱,而是他觉得若Facebook能得到更多的用户,它就能变得更有用。他在9月8号午餐时和我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扩大社交网络的规模,这个网络就会变得更加健壮。”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