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时间,问题就更多了。灵魂不在空间之中,但它在时间之中吗?大概在。假如灵魂是我们感觉的源泉,那么,我们对时空的感觉也必定包括其中。而且,很多可辨的人类精神过程,明显地是依赖于时间的。如计划、希望、悔恨、预期等等。
假如说灵魂不在时间之中,就会有严重的逻辑问题。假如灵魂超越了前后关系,我们对灵魂在人死后存在还能赋予什么意义呢?在肉体出世之前,灵魂的情况又如何呢?《天主教百科全书》以一种罕见的幽默处理了这个问题: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上帝掌握着大批不属于任何肉体的灵魂,众灵魂只是被上帝注入人类的胚胎之后才归属于肉体。…灵魂是上帝创造的,是在被注入物质时创造的。⑤
这里的意思是明显的。灵魂有时候(肉体出生前)不存在。这样的观念显然是与灵魂超越时间的观念相冲突的。
在一切关于永生的讨论中,都贯穿着这同一个基本的时间难题。一方面,人们期望现世生命结束之后,人还能继续存在,不是仅以一种冻结的无时间的存在方式存在,而是还有某种活动。耶稣谈到过“永久的生命”,其内涵就有时间永不结束的意思。
另一方面,这样的概念是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时间感觉紧密相连的,因而与所谓的物质和精神分属于不同的世界的说法不大相符。假如有人认为,实际上时间有可能是有终结的(在第十五章将讨论这个问题),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永恒”,那问题就更麻烦了。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这些论点以及其他类似的论点,使很多人感到,灵魂(或精神)和灵魂不死的概念,往好处说是错误的,往坏处说是前后矛盾的。
哲学家们探讨了好几种二元论的替代品。有一个极端是唯物论,完全否认精神的存在。唯物论者认为,精神的状态和作用不是别的,正是物质的状态和作用。在心理学领域里,唯物主义变成所谓的行为主义,宣称所有的人都以纯机械的方式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另一个极端就是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感觉。
我觉得,二元论的错误在于试图用一种实体(精神)来解释一种实际上的抽象概念,而不是解释一种客体。在科学史上和哲学史上,人们一直喜欢情不自禁地把抽象概念还原成事物,如燃素、热的流体理论、传光的以太以及生命力。这都是些已被证明为不可信的概念。与这些概念相关的现象,需要用抽象的东西,如能量或场来解释。
一个概念是抽象的而不是实体的,这并不会使这一概念变得不实或虚幻。一个人的国籍既不能称也没法量,也不在他身体内占据一个位置,然而,国籍是有意义的,是这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不幸没有国籍的人太明白这一点了。效用、组织、熵、信息这类的概念也不是物体意义上的“东西”,而是物体之间的关系,物体的条件。
二元论的基本错误是把肉体和精神看作是一个钱币的正反面,而二者实际上是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的。精神和精神与肉体关系问题上的一切混乱和矛盾,在罗伊尔看来都是这种范畴错置造成的:
按照一种逻辑说,存在着精神;再按照一种逻辑说,存在着肉体;这两种说法都完全正确。但是,这两种说法并不是指有两种不同的存在。⑥
说“存在着岩石”跟说“存在着星期三”都是正确的,但是,若把岩石跟星期三并列起来,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那就没有意义了。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罗伊尔的类比,这就是,探讨英国下议院与英国宪法之间是否有过会话是荒谬的。因为二者分属于不同的概念层次。
罗伊尔的这番话,抢先说出了很多近年来才由“整体论”探索的东西。我们在上一章里讲过,精神与肉体的关系,类似于蚁群与单个的蚂蚁之间的关系,或一部小说的情节与字母表的26个字母的关系。精神与肉体并不是一个二元性事物的两个部分,而是分级描述中的两个不同层面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又一次碰上了整体论对还原论。
只要人们认识到,在没有任何神秘的外加实体或成分的情况下,抽象的、高层面的概念照样可以与作为它们基础的低层面的结构一样真实,那么,很多旧有的二元论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物质用不着加进生命力才能变得有生命,同样,物质也用不着有灵魂实体,才能变得有意识:
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既不神秘莫测,也不是单纯地由物理砌块构成的。你相信人的声音吗?理发又如何呢?有这样的事吗?它们都是什么呢?用物理学家的话来说,什么是一个孔洞呢?这里不是说那不可思议的黑洞,而只是一块奶酪上的洞。这洞是自然的东西吗?什么是交响乐呢?“星条旗”这首歌在时空中的什么地方呢?这首歌是不是就是国会图书馆里的哪张纸上的一些墨迹?把那张纸毁了,美国国歌依然存在。拉丁语依然存在,但已不是活的语言了。法国洞穴人的语言已经不存在了。桥牌这种游戏才存在了不到100年。它是种什么东西呢?不是动物,不是植物,也不是矿物。
这些东西都不是具有质量的物体,也不是一种化合物;但它们也不是纯粹抽象的东西,就象无理数π一样,是可变的,在空间和时间中是找不到它的位置的。这些东西也有出生地和历史。它们可以变化,可以发生什么事。它们可以四处运动,就象是一个物种,一种疾病,或一种流行病。我们万不可以认为,人们想认真对待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在空间和时间中四处活动的粒子群。这决不是科学的观点。有人或许会认为,你不过是一特定的活的物质的生物体,是一堆活动的原子。这些人或许以为这是常识,或是很好的科学思想。其实,这种想法正说明,这些人缺乏科学的想象,倒不缺乏精明的牵强附会。自我有一种同一性,超越任何具体的活的肉体。人们不必先得相信有灵,才能相信有自我。⑦
大脑是由几十亿神经原组成的。这些神经原整天忙来忙去,也不知道有个什么总体规划(就象上一章里所讨论的蚁群中的群蚁一样)。这就是大脑电化学硬件的物质的、机械的世界。另一方面,我们有思想,有感觉,有感情、意愿等等。这高层面的整体的精神世界也同样不知道大脑细胞,我们在完全不知道神经元协助的情况下,可以舒舒服服地进行思想。但是,大脑的低层面是由逻辑统治着,高层的精神面却可以是非逻辑的、有感情的,这二者并不一定矛盾。关于这种神经-精神的互补,霍夫斯塔特曾给以生动的说明:
26/74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