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章里,我们将较为充分地讨论那令人迷惑的自由意志和精神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但我们的问题还没完。我们仍然没有发现什么是意识、意识是如何发生的。黑猩猩有意识吗?狗有吗?老鼠呢?蜘蛛呢?虫子呢?细菌、计算机有没有意识?人类的8个月大的胎儿有没有意识?1个月的时候有没有?1秒钟的时候呢?对这些问题,怕是没几个人会全回答“有”。那么,意识是逐渐发生的吗?它是一种可以用某种方式定量化的东西吗?我们可以把人的意识定为100,黑猩猩为90,狗为50,老鼠为5,5个月大的胎儿为2,蜘蛛为0.1,等等,这么定行吗?若不然,是不是有一个意识发展临界值,一过了这个值,意识就猛然剧增,象是某种燃料到了某一临界温度便突然着起来?
我们又能如何识别意识呢?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直接体验到我们自己的意识。但是,因为我们的意识是处在非物质的思想和感觉的隐秘宇宙中,所以,外人是不能观察到它的。一个人若想推测他人的意识,就只能通过他们的行为和借助于物质宇宙与他们进行交往。张三可以跟李四说,他张三是有意识的,而李四看到张三似乎还算正常,跟自己说起话来还有条理,于是就相信了张三。假如张三是个哑巴,或只能说谁也听不懂的爱斯基摩方言,李四通过观察张三的言行,尤其是通过注意他对刺激的反应、完成复杂任务的表现等等,仍然会很有信心地得出同样的结论:张三是有意识的。
说到狗的意识,我们可就不能拿得那么准了。狗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否真有交流也成问题。狗的大部分行为似乎是无意识的、本能的。可是,没有几个养狗的人会否认他们的爱畜有意识、有头脑,只不过不如(在某种模糊的意义上)人发达罢了。但是,论到较为低等的生物,如蜘蛛之类,就很难说他们有意识了。不锗,低等生物也有行为,但其行为显然是自动的,是由本能规定好了程序的。
这样一路思考下来,就容易发现,精神的主动方面和被动方面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在有感觉这一意义上的有意识,要比有能力进行计划、做出决定、进行行动这种意义上的有意识低一个档次。一个新生儿无疑能够体验到由身体刺激所造成的感觉,但其感觉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蜘蛛很可能也知道它周围正在发生着什么事,但其反应能力极其有限,只能通过反射运动来作出反应。人们常说,审时度势进而筹划行动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这种说法肯定是谬误的(假如有天外智能生命存在,这说法就更错了)。不过,似乎可以这么说:精神的那些较为主动的特性不仅与意识有关,而且与自我意识有关(在下一章里将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动物的自我概念不大发达。
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人类思维能力的机制问题。人们对精神与大脑的关系进行了一些仔细的分析研究。研究的中心问题既简单又沉重:机器能够思想吗?
关于所谓的“人工智能”,可说是文献浩瀚,见解纷坛,本书不想对它进行评说。所有的专家至少同意这个观点:现在,即使是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赶不上人的头脑。大家都知道,在进行算术运算、资料检索、下国际象棋等方面,计算机通常能超过人,但要它们写诗作曲就不行了。这主要是其软件(程序)的问题,而不是计算机的结构硬件问题。大部分计算机都是设计来完成较专门的低级任务的(如进行大量的简单算术运算)。在完成这样的任务时,速度和精确性是最重要的标准。假如一台计算机尽出错,不肯出力,还“休假”,或者是行为反复无常,那么,这样的计算机对大多数使用者来说是没什么用处的,尽管计算机有这些荒谬的毛病反倒使它更象是具有人的智能。当然,假使一台计算机有了这样一些人的特点,那么也就没有谁知道该如何为它编制程序了。即便是有没有可能为它编制程序,也没有人知道。同样,人们也不大知道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不管目前的技术局限性如何,机器是否(至少原则上)能有精神这个问题现在仍是个回避不了的问题。用过大型计算机的人很快就会知道,从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讲,计算机可以以一种类似人的方式与其操作者交往。现代的“相互作用”的技术能够使人与机器进行复杂的问答对话,尽管谈话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我说过,对我们自己的精神之外的其他精神,其存在只能用类比的方式进行推断。假如有人问:“我怎么知道张三有精神呢?”回答只能是:“我有精神,张三的言谈举止跟我一样,也象我一样自称有精神,因此,我的结论是他象我一样有精神。”但这样的推理照样可以用在机器上。你永远也不可能具有他人的精神,也不可能直接体验到他的感觉(假如你能的话,那个他人也就不成为他人了,而成了你了),因而,若设想我们自己之外还有其他精神的存在,这设想就必然是一种信仰。因此,就“机器能够思想吗”这个问题而言,就必定有这样一个回答,即人们不能根据外在的表现(如完成某些需要智能的任务)来断定人比机器高明,因为外在表现只是人可以用来评定机器“内在”体验的外在标准。假如机器被做得象人一样,能够对一切外在影响作出反应,那么,人们就没有可见的理由说机器不能思想或没有感觉了。而且,假如我们愿意承认狗能思想,或蜘蛛、蚂蚁具有某种基本的感觉,那么,即便是现有的计算机在这种有限的意义上讲也可被认为是有感觉了。
1950年,数学家艾伦·图林在《精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计算机与智能”的文章,探讨了机器能否思想的问题。他提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验来解决这一问题。图林把这试验称作“模仿游戏”。试验的原理是这样的:让一个男子进入一间屋子,一个女子进入另一间屋子,一个提问者用一种电传打字电报机与这一男一女进行联系,并以问答的方式判定哪一边是男子,哪一边是女子。与此同时,这一男一女都要设法使提问者相信他与她是女子。这样,这男子就必须是一个聪明而娴熟的说谎者。假如用机器来取代这个男子,而机器真能使提问者相信它是个女子,图林就认为这机器是真能思想了。
这种成熟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实现,对此有很多意见是否定性的。有一派推理认为,计算机是按照严格的理性逻辑方式工作的,因而必然是冷酷的、工于计算的、没心没肺没灵魂又没感情的自动装置。因为计算机的运行纯粹是自动的,所以,它就只能完成作为其操作者的人按程序输入到它里面的东西。没有哪台计算机会离开其操作者,变成一个自主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体,能够爱、笑、哭叫,具有自由意志。计算机就象汽车一样,是其操纵者的奴隶。
24/74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