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中篇小说

路西法效应

时间:2013-10-21 12:40:53  来源: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  
简介: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
  社会哲学家卢梭曾详尽描述社会力如何使人堕落,在他的想象中,人类乃是“高贵的原始野蛮人”,当人接触到邪恶腐败的社会时,他的美德也就被玷 污减损了。在卢梭的概念中,人类乃是全能邪恶社会中的无辜受害者,而彻底反对这个观点的人则认为人生而邪恶,我们的基因中早已写下人性本恶的密码 。除非人类受到教育、宗教和家庭的感化而转化为理性、讲理、有同情心的人,或是受到来自国家权威力量强加的纪律约束行为,否则就会被肆无忌惮的欲 望、毫无节制的胃口,以及充满敌意的冲动所驱使而做出恶行。
  在这场古老的辩论中,你站在哪一方?是人性本善但受到邪恶社会诱惑而堕落,或是人性本恶因社会而得到救赎?在做选择前,请先考虑第三种观点。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为善或为恶、利他或自私,善良或残酷、支配或服从,都可能成为加害者或受害者、囚犯或狱卒。也许是社会情境决定我们哪种心 理模式和潜能会得到发展。科学家发现,人类的胚胎干细胞实际上可以发展为任何一种细胞和组织,即使一般的皮肤细胞也可能变成胚胎干细胞。我们可以 扩张这些生物概念以及我们已知的人脑开发弹性,而认为人性也具有“弹性”。
  支配生活的各样系统形塑着人,贫富、地理与气候、历史时代、文化、政治及宗教支配人们,但人也受到每天都需面对的特殊情境塑造。而这些力量又 回过头来和我们的基本生物性及人性互动。我在稍早之前主张,人的堕落潜能乃是人类心灵复杂可能性的一部分,为恶及为善的冲动一起构成了人性中最根 本的二元性。这概念提供了复杂且丰富的描绘,来解释人类行为中的骄傲与谜团。
  我们已经检视过从众及服从权威的力量,它们的影响力是支配并破坏人类的主动性。接着我们将通过学术研究的洞察力探查包括去个人化、去人性化以 及旁观者的冷漠,即“不作为之恶”的相关领域。这可以让我们的认识基础更全面,以便充分评价使平常好人有时去伤害他人、甚至做出彻底违背规矩体面 或道德性恶行的过程,即便是仁慈的读者你,可能也无法例外。
  去个人化:匿名与破坏
  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苍蝇王》中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外表上的简单变化如何引发他外在行为的戏剧性改变?只是在脸上画画就让平常循规蹈矩的英 国男孩变成凶残的小野兽,这是怎么发生的?故事描述在—个荒岛上,一群男孩吃光了他们的食物,他们在杰克·梅里杜(Jack Merridew)领导下决定去 猎山猪,却没有完成行动,因为在他们基督教道德观中禁止杀戮。接着杰克决定要在脸上画一个面具。当他画好后,他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倒影突然间 出现了惊人的变形:
  他惊讶地看着水面,看见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令人畏惧的陌生人。他往水里一搅然后站起身子,兴奋地大笑起来。站在水边是个身体结实、脸上画着 面具的男孩,他们(其他男孩)看着他,不寒而栗。他跳起舞来,笑声变成嗜血的嚎叫。他蹦跳着朝比尔走去,面具变成有独立生命的东西,面具背后隐藏 的杰克,已经完全摆脱了羞耻和自觉。
  当和杰克一伙的其他男孩也都画上面具伪装自己之后,他们就准备好要“杀死那野猪、割断它喉咙、让它溅出鲜血”了。他们杀害另一头生物之后,接 着就以杀害野兽和人类敌人为乐,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昵称“小猪”的聪明男孩。强权就是公理,在乖孩子们的领袖拉尔弗也被那群猎人追杀之后,荒岛终 于彻底成为群魔乱舞的地狱。
  是否有任何心理学上的证据可说明伪装外表对行为过程的戏剧化影响呢?我尝试运用一组研究来回答上述问题,这些研究促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形成 ,即针对去个人化和反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考察。
  匿名女性的惊人行为
  第一个研究基本上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对一群女大学生编了一个故事,让她们相信自己在实验中真的对其他女生施加一连串痛苦的电击。她们可以从 一个单面镜中看见和听见两个女孩,而研究者让她们有好几次机会电击她们。有一半的学生被随机指派为可以维持匿名,即去个人化;而另一半人则必须清 楚揭露她们的身份,也就是个体化。在分开施测的十个去个人化群体中,每一组都有四位大学生,这组人可以用兜帽和松垮垮的实验袍掩饰外表,她们的名 字都由编号取代,分别是一至四号。实验者对待她们的方式也是去个人化,把她们当成一个匿名群体而不是个体。根据实验者的说法,这些程序是为了掩盖 她们的非言语行为,好让其他人无法得知她们的反应。相对地,对照组的人就得别上姓名牌,这样可以使她们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其他待遇就都和去 个人化组没有差别。去个人化组和对照组一样都是一组四人,在二十道施测过程中,两组人都会被要求连续电击单面镜中看到的两名女性“受害者”。
  研究者编的故事是这两名受到电击的女性是一项研究的受试者,而该研究的主题是压力下的创意表现。当这位待在另一个房间而且同样在镜子后面的实 验者测试她们的创意表现时,我们的实验参与者就负责用痛苦的电击对她们施压。
  这个实验跟米尔格伦的典范有几个不同的地方,首先,实验中并没有任何权威人物直接施压,要求她们要不断电击表现出侵略性,因为在整个电击的过 程中,我并没有和她们互动。学生们可以透过单面镜看见我和两名据称是进行创意研究的女性。此外,这个实验也没有对受试者施加从众压力,因为她们各 自待在相邻的办公隔间中,彼此没有任何互动。最后是,我也没有用如果不执行任务就会无法达成研究目的的方式对她们施压。只要小组中的四名女性中有 任何一个人施加电击时,被电击的女性就会做出受伤害的样子,表示已受到足够影响创意表现的压力。所以,如果不电击也不是不服从指令或蓄意对抗,受 试者可以选择被动地观察,在一旁看着其他组员进行电击,而不一定要成为主动的加害者。
  我所关心的行为是施予电击的持续时间,当电击预备的指示出现时,学生们能够持续电击多久。她们需要做的决定并非是否要按下电击钮,而是要多快 地把手指从按钮上缩回,或者是持续按着按钮电击受害者。她们当然也可选择不要听从指示,完全不按电击钮(但没有人这样做)。
  在录音记录访谈中,两位与实验者串通好的女性中,一位被形容成非常和善,另一个则被形容为不讨人喜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要让“施压者”心中 对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但其实两位女性都是我们的研究同谋,她们受过表演训练,当电击灯号亮起时就会逼真地演出痛苦的模样,另一个房间中的学生们 看见了都深信不疑。
  在实验开始前,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都会先体验造成皮肉疼痛的电击(75伏特),目的是为了让她们了解这样做的确会造成伤害——不过当然了,实验 中并未真正施加任何电击。在20次施测中,受试者每次都必须决定是否电击,以及持续多久。在第一位电击目标完成20次测试并离开之后,第二位女性就会 接替她继续进行另外20次电击测试。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四位成员都在相邻的办公隔间中接受测试,所以“组友”并不会直接对她们的行为造成影响。不 过因为她们一开始先一起听了一卷录音带,所以会感觉自己属于一个群体。重要的是,除了匿名性及可识别性(identifiability)变项的操弄之外,两组 人在实验中受到的待遇完全相同。
  实验结果很清楚:在去个人化状态下的女性对两位受害人的电击次数是随机指派到个性化状态的对照组女性的两倍。此外,匿名的女性对两位受害者的 电击次数是一样的,无论先前被形容为很和善还是不讨人喜欢,结果并没有差别。当手指按下启动钮时,之前对受害者的感觉对她们的行为并不造成影响。 在20次施测过程中,她们持续电击的时间也不断增长,当受害者在她们眼前扭曲身子呻吟时,她们的手指仍旧按着电击钮不放。相较之下,个性化状态下的 女性对于喜欢的和讨厌的电击目标就会出现差别待遇,对前者比较不常做持续电击。
  当匿名的女性有机会伤害电击对象时,她们会不管自己之前是喜欢或讨厌她们,这说明了,去个人化的心理状态对她们的心态造成剧烈变化。电击延长 加上有多次机会造成他人痛苦,两者似乎都使得受试者的激动情绪不断向上盘旋、激动的行为造成了自我增强现象,每个行动都激发了更强烈、更不受控制 的反应。从经验上来说,这样的行为反应并非来自于希望伤害他人的残酷动机,而是因为当时逐渐感受到自己对其他人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受到这种感受的 激励而造成。
  这个实验典范已经由许多实验室和田野研究重复进行,证实可得到具比较性的结果。在这些重复验证中,有些运用了去个人化的面具、施放白色噪音, 或是向目标受害者丢保利龙球(即发泡利聚苯乙烯球);参与实验的对象包括来自比利时军队的军人、学童及许多的大学生。在一个以老师担任电击者的研 究中也发现随着时间而升高电击程度的现象,老师的任务是用电击方式教育学生,而随着训练过程进行,他们也逐渐增强了电击强度。
  回想斯坦福监狱实验就会发现,我们在这个实验中运用的去个人化方式是让狱卒和工作人员穿戴上银色反光镜片的太阳镜以及标准的军装风格制服。从 这些研究中可以导出一个重要结论:任何让人感觉拥有匿名性的事物或情境,也就是任何让人觉得像是没人认识或想认识他们的状况,都会削弱他们个人的 行为辨识度,并因此创造出为恶的潜在条件。而第二项因素的加入,更是使这个结论的有效性大增;如同这些研究的设定,如果情境本身或其中的行动者允 许人们从事反社会及暴力行为以反对其他人,他们就会彼此开战。但是相反地,如果情境的匿名性只是削弱了人们的自我中心心态,而情境也鼓励从事公益 行为,人们就会彼此相爱。(在集会活动的背景下,匿名性通常会鼓励更多社会参与的集会出现)因此威廉·戈尔丁对于匿名性和侵略性的洞见是有心理学 根据的,而且情况比他所描绘的还要更复杂、更有意思。
  当然了,我的衣装确实改变了我的性格。
  ——威廉·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
  不是只有面具才能赋予人们匿名性,在既定情境中的对待方式也能产生匿名效果。当别人不是把你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是当成系统下的无差别性“他者 ”看待,或是忽视你的存在时,你也会觉得自己是匿名的。有一位研究者进行了一个实验,他研究用这两种不同待遇对待自愿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即把学生 当人看,或是把学生当成“白老鼠”时,受到哪一种待遇的学生会在趁他不注意时偷走他的东西。你们猜猜看结果如何?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研究者在和学 生们互动后,将他们留在这位教授兼研究者的办公室里,办公室里有个装满了笔和零钱的盆子,而这时他们正好有机会可以下手行窃。结果匿名学生的偷窃 次数多于受到人性待遇的学生。仁慈的价值甚于它的报偿。
  女化智慧:如何让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回家后还是个好人
  让我们来到匿名性和暴力可能攸关生死的真实战场上,尤其是检视外表改变对战争行为的影响。我们将比较不改变年轻战士的外表,以及运用面部和身 体彩绘或画上面具(如小说《苍蝇王》中的战士)等仪式性的外貌转变方式,这两种不同做法所造成的影响。改变外表是否会影响之后他们对待战敌的方式 ?
  文化人类学家R.工沃森(R.J.Watson),在读过我之前发表的去个人化论文后,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研究资料来源乃是耶鲁大学的人类学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搜集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报告及论著。而沃森找到了两项资料,一项资料记录了不同社会的战争方式,一些是 在进行战争前改变战士外表,一些则并不改变;另一项资料则是这些社会杀害、虐待或切断战俘手足的程度,以作为明确的依变项——真可说是最恐怖的结 果测量方式了。
  而他的研究结果大大肯定了我先前的预测,即当上级允许战士们以平常禁止的侵略性方式作战时,匿名性将促进毁灭行为。战争是制度性地许可人们杀 死或伤害敌人。而这项调查研究发现,在我们找到关于战争行为及对待战敌方式资料的23个社会中,有15个社会会在作战前先改变战士外表,而它们也是最 具破坏力的社会,这些社会中有80%(15个中有12个)会以残暴的方式对待敌人。相对地,在8个不改变战士外表的社会中,7个社会并未出现如此毁灭性的 行为。从另一个观点来检视这些资料可发现,当战争中出现受害者被杀害,虐待或切断手足的情况时,90%都是第一次改变外表并将自身去个人化的战士所 为。
  • 上一部:《林肯传》
  • 下一部:《乔布斯的秘密日记》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