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在Facebook平台的第一年里,游戏和无聊应用程序的人气持续飙升,不过公司也正在发现管理和维护它的开发商生态系统的治安并非是一件易事。由于任何人都能够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平台吸引了相当一群不像扎克伯格那样理想主义,而是更为务实的,更着眼于赚快钱的票友。
  应用程序之间因而发生了竞争,为了争夺用户而不惜一切代价。应用程序的设计,除了要有趣和有用之外,吸引新的用户也同样重要。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操纵Facebook的后台软件,使消息能够被发送到人们的动态新闻里,邀请他们下载应用程序。于是应用程序都变得非常精明,都善于制造能够流向众人首页的新闻消息。有一个名叫“娱乐墙”(Funwall)的应用程序,它能让你创造小动画或把视频下载到你的个人主页上。这个功能本身并没有问题,想法也不错。但是它有一个阴险的接口,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欺骗许多用户向他们所有的朋友发送下载它的邀请。即使连高科技行业的专业人士也着了它的道。
  Facebook一直试图铲除这些垃圾发送者,并鼓励更有信誉的应用程序,但是意在惩罚不正当行为的政策变化常常会损害到那些正当的应用程序。戴夫?莫林说:“我们不得不学会许多我们不明白的关于开发者关系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知识。我们有点像是在一路跌跌撞撞地学会如何和开发人员打交道。”
  公司实施了种种的新规则,试图维持应用程序秩序并且约束它们的行为。公司呼吁用户举报垃圾应用程序;改变动态新闻的后台程序,减少流向用户动态新闻的应用程序消息的数目;聘请了业内的资深人士凌建彬(Ben Ling)来领导平台的架构。凌是一个身材修长,爱卖弄的华裔美国人,此前负责Google的在线支付平台。他是Facebook从Google挖到过的最高级别的雇员,管理层称呼他为“摇滚明星”。
  到了2008年夏季,开发平台的问题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那时的Facebook平台简直就像过去狂野的西部。于是在那年7月份的第二届F8大会上,Facebook宣布了一箩筐的精细改进和规则的改变,包括引入一个评分系统。如今Facebook能够通过“核准”优秀的应用程序来淘汰垃圾应用程序。Facebook希望鼓励那些最有趣和有使用价值的应用程序。于是,虽然无聊的娱乐应用程序继续大行其道,但相当多充实的和有内容的应用程序也确实得到了推广。一个流行的应用程序叫“视觉书架”(Visual Bookshelf),它能让你排列已经读过的书,给它们评分,还可以写短评。
  不过扎克伯格最钟爱的Facebook应用程序还是前面提到过的“理想”,由他的铁哥们肖恩?帕克和先前哈佛的室友乔?格林开发。“理想”的开发有着崇高的目标——帮助非赢利组织募集资金。这个应用程序会在Facebook用户捐赠以后向他们朋友的动态新闻发送一条消息。理论上,这会激发他们的朋友进行捐赠。格林解释:“社会认同也包括了慈善。做出大笔捐款的人们希望自己的名字会被铭刻在医院的建筑上。”他说这就有点像戴着一个黄色橡胶手镯对外宣布你支持与睾丸癌进行抗争的行为一样。用户的反响相当热烈,“理想”现在依旧是Facebook上用户数最多的应用程序。
  今天,  开发平台的生态系统已经相当牢固。在Facebook上运行着超过52 000个应用程序,由来自180个国家的超过100万注册开发人员所开发。Facebook的应用程序每个月会得到300亿的点击率。投资者对这种新型软件公司有着很高的期待。单单Facebook上排名前四的应用程序开发商——“辛加”、“鱼乐”(Playfish)、“理想”(Causes)和“TK”就自行筹集了1.5亿美元。贾斯汀?史密斯(Justin Smith)负责一家名叫“Facebook内部”的研究公司,潜心研究了Facebook的开发者社区,估算出杜区里有大约50家由风投投资的、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的软件公司,这些软件公司的基本商业目的就是开发在Facebook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开发商之王自然非辛加莫属。大部分软件公司的年收入在百万美元左右。还有大约200家由2-4名开发人员组成的小型软件公司,年收入几十万美元不等。此外,至少还有其他300位单干的独狼也在编写Facebook应用程序,靠应用程序赚的钱都足以养活自己。
  Facebook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做得如此出色,他们估计2009年的总收入大约能和Facebook自身的收入相当——略微超过5亿美元。这些应用程序以几种方式产生收益,最普遍的是出售广告——据估计这对应用程序开发商而言将是一个两百万美元规模的生意。应用程序也经常会为其他Facebook应用程序打广告,一旦有用户通过广告链接点击并安装了另一个应用程序时,它们平均就会得到50美分的回报。
  应用程序里的业务甚至产生了更多的收益。“Facebook内部”的贾斯汀?史密斯估算每年Facebook应用程序里的业务量达到了3亿美元。这些业务中有相当多的比重是提升游戏里的级别,或购买虚拟商品,诸如在游戏“疯狂踢人”(KickMania)里买一双空想鞋踢你的朋友。在鱼乐公司开发的“宠物社会”游戏里,玩家建立房间展示他们的宠物,而游戏每周一都会发布新的虚拟商品。2009年在情人节那天,这家公司卖出了五百万张玫瑰图片,玩家可以把这些虚拟玫瑰赠送给他们的朋友,每朵玫瑰卖价两美元。在辛加的得州扑克里,玩家若对每天分配的筹码感到不满足,想要更多筹码的话,就需要支付真实的金钱来购买它们,即便没有任何办法从Facebook兑现奖金。一些Facebook游戏每月的运营收入超过了300万美元。
  有悟性的营销达人早已意识到Facebook的应用程序是一种免费把自己推销给消费者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华盛顿邮报自己做了一个应用程序“政治指南针”。当鲍勃?迪伦在2008年发行了一张新唱片时,他的唱片公司设计了一个应用程序,用他年轻时的老镜头制作了一段小电影,影片中年轻时的他举着一组标语,Facebook用户可以在这些标语里填上他们喜欢的话,然后把这段电影放到自己的个人主页上。
  在把自身的网络转变为一个开发平台,让任何外部开发者都能够在上面开发自己理想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中,Facebook开发了许多的新能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新风险。除了提供使用和娱乐价值之外,Facebook上的应用程序对用户数据的保护也常常漠不关心。当用户安装了一个应用程序时,他们经常会连带允许它收集他们的全部个人资料。而个人信息一旦落入了开发者手中,用户就失去了对它们的控制权。Facebook才刚刚开始着手采取行动来处理这个问题。采集个人信息的底线在哪里依然不明确,所以掠夺性应用程序的数量依然在持续增加。这些程序经常是为了让外部的市场人士能够接触到用户数据,而它们也就依靠出售用户数据来赚钱,这是Facebook已经复杂无比的隐私困局中的另一个麻烦。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马克?罗滕伯格说:“Facebook和它的合作方对我们所知甚多,而我们却对他们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他们收集了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和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