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再次回到了W酒店继续干活,按他们的话来说这次要“让平台动起来”,意思是把这个平台上线。员工们四散在整个会议室里,做着各种各样必要的工作,而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和戴夫?莫林则坐在一张沙发上用他们的笔记本通过酒店的无线网络到处游说。在平台终于运作起来的时候,他们也都累得趴下了,当然在倒头大睡之前他们还不忘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派对。
当戴夫?莫林第二天睡眼惺忪地醒来时,他发现手机里塞满了一长串求救的短信。“我们的流量太大了,服务器承受不了了,我们该怎么办!”一位“iLike”的高管向莫林求救,“你能帮忙弄到更多的服务器吗?”显然,前一天启动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因大量涌入的用户而面临着服务器瘫痪的问题。莫林负责开发者合作,所以各家公司都找到了他的头上。为了处理这么大的流量,“iLike”的管理层特地从西雅图飞过来,租了一辆U型重载车,开着它在硅谷里四处乱转,从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公司那里租借服务器用。到了星期五,就在F8大会举办后的第二天,已经有40 000名Facebook用户安装了“iLike”的应用程序。而两天过后,这个数字飙升到了400000。
莫林从负责Facebook南旧金山数据中心的公司那里得到了协助。Facebook自身拥有着一系列被称为“笼子”的数据中心——被封闭在室内隔音罩里的塞满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房子,任何有需要的开发商都可以得到一个相邻的笼子来处理它的流量。而最终Facebook与一家更大型的数据中心供应商达成了协议,向应用程序开发合作伙伴开放整个设施,在计算机术语里,这被称为与Facebook“对等”——意味着在互联网上的电子地形图里,双方就住在对方的隔壁。
业界对F8的反应几近疯狂。Facebook平台的启动和一个月后苹果“iPhone。的上市成了当年IT界的热点话题。如今人们再也不可能对这个互联网新贵不屑一顾,把它仅仅看作是大学孩子的玩票作品了。颇有影响力的科技博客站点“TechCmnch'’对这个平台的评价是“启发思维”。在F8大会之前,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Facebook上能有5 000个应用程序,能有一半的用户安装它们就已经不错了。但是在F8之后的短短6个月之内,Facebook上就注册了有250000名开发者,运行着25000个应用程序。
就像扎克伯格先前所预料的那样,Facebook给了应用程序一个不同寻常的能力来吸引新的用户,这就是被自夸的“传播”能力。动态新闻告诉用户他们的朋友何时安装了新的应用程序,于是即便是最低调的应用程序,仅仅由一个开发者单枪匹马编写出来,没有任何营销预算,也能在一夜之间得到百万名用户,只要它对用户有用。动态新闻正在做它应该做的事情——让你知道你的朋友何时下载了一个应用程序。尽管动态新闻依旧由算法决定,有选择地传播新闻,但Facebook对算法做了一点点变动,保证新安装的应用程序会被公布。6个月后,有一半的Facebook用户已经在他们的个人主页上安装了至少一个应用程序。
差不多所有的软件和互联网公司都在一夜之间开始讨论起为Facebook设计应用程序的话题来——从业界巨头到还在大学宿舍里的孩子。Facebook的平台架构让独狼们可以轻易地和微软一样开发应用程序。Facebook在启动它的平台的同时,关闭了“课程表”(Courses)功能,这是一个能够帮助大学生们跟踪其他班级课程表的应用程序。一个还在新泽西一所高中读书的名叫杰克?贾维斯(JakeJarvis)的同学,在这里嗅到了机会,迅速编写了一个类似的应用程序。在6个月后当他转手把它卖出去时,按他父亲的话来说,这笔钱“足够支付大学一整年的学费”了。
开发平台给Facebook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它让技术人员和普通用户都感觉到这个服务是他们以前从未预计到的。在硅谷和世界上所有的高科技从业人员眼里,没有自己的Facebook主页突然变成了一件跟不上时代的事情。
这个平台也同时改变了Facebook的体验。一个新的广阔天地就此出现,有着无限多的可能。如果相册应用的引入让Facebook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处你愿意花许多时间在上面的地方,那向一个软件平台的转变就开始让人觉得有点像是身处一个网络世界里。Facebook自身正在成长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宇宙。
对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习惯了把大部分的上网时间花在Facebook上面,如今各个领域和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也开始做同样的事情了。在F8大会举办的那天——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拥有着2 400万活跃用户,每天大约有15万人加入。人口统计数据已经开始逐渐分散, 当时有500万用户的年龄在25—34岁之间,有100万用户的年龄在35—44岁之间,有20万用户的年龄超过了65岁。而在此后的一年里,Facebook的活跃用户数翻了三倍,超过了7000万人。
在为F8大会进行的所有复杂而疯狂的准备过程中,令人吃惊的是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几乎没有考虑过什么样的应用程序最适合在Facebook上运行。就和这家公司以前做过的许多事情一样,这个平台也是由理想所驱使,在一个痴迷长远未来的首席执行官的率领下酝酿而生,颇有点高尚情操的意味。Facebook团队预计具备多功能的通用应用程序会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当他们在为F8大会做准备,把他们自己开发的相册应用里的特色功能取消时,他们的的确确觉得某个家伙会带来一个更好的相册应用程序,能成功地与他们竞争。他们的理念是,这应该是一个为最优秀的、功能最强的、最精致的应用程序准备的公共场所。2007年在F8之前,我在写新闻报道时,Facebook安排我和公司的一位最亲密的盟友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告诉我:“Facebook正在创造一个机会,让人们能够在Facebook里构建像‘Adobe’、艺电和英图易等这样的企业。”这些可都是行业巨头。和过去一样,公司一向是心比天高。
然而,Facebook只是其用户集体行动的表征,除此之外它什么都不是。Facebook上会发生什么完全取决于其用户的兴趣所在,而非由马克?扎克伯格决定Facebook应该表现些什么内容。Facebook的开发平台让马克以一种苦涩的方式领悟了这个道理。
75/108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