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罗宾近距离观察到了这所有的不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拥有公司唯一的一间私人办公室。她需要在这个办公室进行求职者面试。一台复印机被从一间特大号套房搬出,她为了私隐,在房里安装了一个日式门帘。在她办公桌的旁边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印度神甘尼许(Ganesh),扫除障碍之神。但甘尼许似乎没有为她带来好运,很多人到她办公室是去发牢骚的。他们说,扎克伯格听不进意见,扎克伯格应该被替换,扎克伯格不知道自己想把公司做成什么样。
  最终,罗宾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她回忆道:“公司高管们的士气正在跌落,流言满天飞,而马克没有对任何人说明真正发生着什么。管理团队几乎准备要把扎克伯格拉下马。”扎克伯格当时正在美国东海岸参加他的很多场会议中的一场,罗宾决定在扎克伯格返回办公室前,中途拦下他。她给扎格伯格发了即时信息,要求在他从旧金山机场返回的路上见一面。但扎克伯格乘坐的飞机晚点了,他们在凌晨2点半才终于碰了面。罗宾从她在马林郡的家里过来,经过金门大桥,他们在旧金山的市区见了面。扎克伯格乘坐一辆加长豪华轿车抵达会面地点,这无疑就是为他买车的那个人犯下的错。
  他们坐在一个通宵营业餐厅里,在霓虹灯下,罗宾向他表述了自己的失望之情:“马克,我们齐心协力地打造了一个一流团队,但他们没有发挥作用。没人知道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想卖掉你的公司,那就不要胡闹,直接说你想要10亿美元。可以派欧文去争取这个卖价。如果想要20亿,说出来。如果你不想卖,你也要说出来!”
  “我不想卖这家公司。”扎克伯格以他典型的不慌不忙的方式回答道。
  “那就停止参加与维亚康姆、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的所有会谈!你正在传递错误信息。”接着,她抛出了最后一句训人的话,“你最好上课学一下怎么当首席执行官,不然这会给你带来麻烦的!”
  “你现在终于跟我实话实说了,”扎克伯格回答道,他变得更加活泼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感到你在对我说出你的真实想法。”
  他使她的怒气平息了。她找不到发怒的理由,他真的在倾听。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罗宾注意到,扎克伯格身上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首先,他确实同意开始向一位高管辅导老师学习如何做一名有效率的领袖。他开始更多地与他的资深高管们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在罗宾跟他摊牌后的一个星期,他把全体员工召集到一起,进行了Facebook第一次全体会议。他感到不太舒服,所以在整个会议过程中他都盘腿坐在地板上。
  扎克伯格带着高管团队去户外开了个会,在那里,他们可以谈论目标,建立更好的沟通渠道。当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听说这事后,半信半疑。“我必须得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吗?”他说道,“我才不做这鸟事呢。”
  扎克伯格开始更清楚地解释,他认为Facebook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他不断重复说,他希望把Facebook打造成互联网上的一股主流力量,而不会把它拱手卖给别人。在向他的职员们解释他心目中的轻重缓急方面,他表现得越来越好。他的介绍说明会包括最简单的幻灯片——有时只有一个重点句,例如,“公司目标:增加网站使用率。”要造反的团队被安抚了下来,罗宾如释重负。
  扎克伯格把道格?赫什叫到他的办公室,他们都同意,道格并不适合这个公司。道格不是被正式开除的,但他留下也毫无意义。他在公司工作了4个月,扎克伯格对道格的一些产品提案很是不满,这些提案与扎克伯格当时正在计划的一些关键方案相冲突。道格还积极进取地想出了一些方法,想利用Facebook的产品来创造更多收入,这在大多数公司应该是极为正常之事。但当时,在这家公司,这简直就是背叛。而且,据说他与Google这种热切期望合作的公司进行了未被授权的会谈。扎克伯格的很多年轻盟友坚称,道格“正试图偷偷卖掉Facebook”。当然,他没办法卖掉。
  从达斯汀?莫斯科维茨的观点看,他观察到了所有情况,这只是一种不断重复的模式的另一个例子。“很多高管都是这么想的,”他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想先把产品做出来再说,尽量推迟把重心放在创收上。而他们想确保这是家赚钱的商业公司。”
  罗宾把所需要的架构引入到Facebook的管理层中,但她所雇请的所有人中只有很少人最终在公司留了下来,道格只是一年内离职的很多人中的第一个。那些在扎克伯格派系内的人责怪罗宾,说她招聘来的人并不重视Facebook独特的使命和文化。这些坚定分子中有一些人——幸存下来的人,喜欢称扎克伯格的新高管辅导老师为“巧言”,得名于托尔金的《指环王》中希优顿王的一位邪恶谋士。批评声还从外部袭来。技术产业的博客作者指出,Facebook管理层频繁换将,并表示这会使人联想到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但扎克伯格的顾问马克?安德森赞扬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雇员没起到该起的作用时,他果断坚决地进行了改革。安德森说,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是没有办法可以一直作出正确的聘用决定的。更好的办法是,快速修正不可避免的错误决定。
  扎克伯格喜欢与跟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一起做事,至少他深信他们是上好的编程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一次小型讨论会上,他向其他很多企业家们表现了他的演讲能力。据VentureBeat博客介绍,他说道:“我想强调一下年轻和技术的重要性,年轻人只是更聪明些。为什么大部分国际象棋大师不到30岁呢?”听到这句话,你可以想象到Facebook不断增多的三四十岁的高管会有何感想。
  在试图学习如何更好地运用职权和管理其团队时,扎克伯格对自己的健康照管得不是非常好。或者,也许是Facebook的压力最终还是影响到了他。他开始经常性地昏厥,在办公室或其他地方,有时在会议的中途,或当他坐在电脑前时。他的朋友们对他说,他应该多睡觉,真正地按时吃饭。
  2005年12月初,在一个以技术为讨论重心的研讨会上(被称为头脑风暴),我作为节目策划,主持了《财富》杂志的一个餐会。我要求在那张长桌上的每个人简短地谈一下,他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约旦的努尔王后提及了美国对中东的态度,其他人则讨论了伊拉克战争和手机不断增长的重要性。当轮到杰里米?菲利普斯(Jeremy Philips,新闻集团高级战略师,鲁伯特?默多克的亲密顾问)时,他说,他很高兴自己的公司买下了MySpace,并指出Facebook似乎也非常令人感兴趣。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