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我知道,我知道。”莎拉还是坚持己见,“可这是惟一能让能源部出动NEST的方法,我们现在需要最好的资源。既然需要,就得尽快得到。”

  67

  清晨的华尔街上,身着欧式职业套装的鲍曼让自己融入了赶去上班的人流之中。他看上去很像一个整天在世界各处游走的银行家,或是一个母语为英文的债券倒卖人。

  他站在沃特街上,表情轻松地盯着对面一幢不起眼的写字楼。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里经过,他们靠华尔街吃饭,可是也许从来连正眼都没瞧过这座楼一下。

  一层是一家叫做格林尼治信用社的小型银行的行政科室,上面几层是其他办公室。大厅铺的是华尔街写字楼惯用的标准绿色大理石。

  除了中间一层。一扇只能用插卡式钥匙才能打开的门背后有什么东西。

  这看似滴水不漏的重重机关后面就是整个世界的银行网络中心:世界金融共同体的神经中枢。对门后的那个地方,鲍曼心中已经有所了解。里面有两台优利A-15J系统主机以及供读取媒体存储信息的光盘。一旦发生火灾,房间内会立即喷射出哈伦灭火气体。如果发生电力供应不足或者电流不稳定,城市电力供应的蓄电池也会及时工作保证机器的正常持续运作,直到柴油发电机打开为止。

  同时,系统还具有电子与电信两套后备支持,双信息处理器保证了计算机的备份容错技术。数据流进入主机之前,由英国拉卡数据保护公司制造的22个电子验证盒会对所有信息进行扫描过滤。验证盒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数据流的数字以及字符间距进行检查并阻止错误信息。

  网络中心的制造者们在风险分析上面可谓绞尽脑汁。连组建系统管理部门的时候都是先雇佣劳工,然后让自己的技术师负责敏感的内部连线。常规保持也由他们自己的内部技术人员负责。

  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实际上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技术,保安措施方面几乎只达到最初级的小儿科。只要对眼前这座不起眼的写字楼进行一次攻击,这个星球的整个金融系统中心就会随之坍塌。这个丑闻可不小啊!

  自从世贸大楼发生爆炸案以后,人们开始谈论美国金融结构遭受了重创。那是屁话。世贸大楼的那次爆炸不过死了几个人,商业运转也只关闭的一会儿。那哪儿能跟即将在街对面进行的这一次袭击事件相提并论啊!

  每天从这座写字楼某一层经过的电子转账高达上万亿美元——比整个美国的财政储备还要多。只要一道光芒闪过的时间,巨额财富就从这里流向世界各地。不过作为一个单位存储在计算机上的这张巨额支票到底代表了什么?这个星球脆弱的金融构架就依托于这个挤满主机的房间上。至于这个系统能不能起作用,人们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干扰数据流——或者更糟一点,毁掉整部机器再擦掉所有备份记录——就会造成各国政府的恐慌和巨型企业的抽空。全球金融紧急刹车,各个公司资金短缺,无法购买生产资料,生产无法进行,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支付。多神奇啊,鲍曼想,人竟然能够使技术的作用发挥到一个无法企及的境界。

  这就是戴森复仇计划的天才之处。他在锁定复仇目标时既是有选择性的,又是广博的。一个叫做爱尔金的银行家,国内第二大银行的首脑,因为内幕交易出卖了戴森,现在是他为自己的言而无信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一种计算机病毒即将侵入曼哈顿银行,银行的所有资产将被转移到世界各地。到时候,曼哈顿银行不仅关门大吉,它所有的资产也会化成泡影。银行最终会破产。

  我不要爱尔金死,戴森说过。我要他生不如死。我要毁掉他的事业,要他亲眼看着自己倾注了一生心血的银行毁于一旦。

  戴森心里清楚,即使是如此大的一家银行倒闭,也不可能对美国的经济产生致命的打击。这致命的一击要等到交易日结束前网络中心瘫痪之前。美国——这个曾经派人杀死戴森妻女的国家——的经济从此将会一蹶不振。

  这个计划确实绝妙,鲍曼想。可是为什么之前就从来没有人想到过呢?

  68

  星期六早上,莎拉带着杰理德到圣路克—罗斯福急诊室拆线。上午晚些时候,母子俩回到家里。莎拉正准备给保姆布蕾打电话后再回牛头人总部时,布莱恩打了一个电话过来。

  “你在家,”布莱恩惊讶地说,“我还在想你和杰理德是不是想出去散步呢。”

  “散步?”

  “我想带你们到纽约两处我最喜欢的地方去看看。”

  “我先打个电话,”莎拉说,“看看下午我能不能抽出时间来。但是我得对你说明——”

  “知道,知道,寻呼机。”

  他约在他们的公寓前面见面,然后带着母子俩来到西七十一街和百老汇的地铁。

  “你是哪儿人?”杰理德在去地铁的路上问。

  “加拿大。”

  “可具体是哪儿?”

  “一个叫做埃德蒙顿的地方。”

  “那是在哪儿?”

  “埃尔伯达地区的省会。”

  “那是一个州?”

  “呵,我们那儿叫省。是纽约州的五倍。”

  “埃德蒙顿,”杰理德想了想,忽然睁大眼睛叫道,“埃德蒙顿油就是那里产的!”

  “对了。”

  “那你见过韦恩?格雷兹吉咯?”

  “从来没有。”

  “哦。”杰理德失望地应了一声。

  莎拉看着他们两个并排坐着,注意到杰理德慢慢开始习惯布莱恩,身体里面产生了一种化学变化。

  鲍曼说:“你知道吗,篮球其实是一百年前由加拿大人发明的。第一个篮筐是用来装蜜桃的竹篮。”

  “嗯,哈,”杰理德对加拿大以及和它有关的历史不是很感兴趣,“你会长传吗?”

  “美式足球?”鲍曼问。

  “耶!”

  “不会。抱歉,我不能和你一起踢球。我很笨拙。你喜欢足球?”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