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谢啦,”莎拉说,“那你查到任何和这个人有关的人了吗,亲戚、同事或者熟人什么的?”

  “零蛋。”阿尔顿给的答案为否定。

  “真好,”一个警察嘲笑地说,“这个家伙竟然没有朋友。”

  “是啊,如果你也有‘黑暗王子’的封号,”罗斯回了一句,“估计也不会受欢迎到哪里去,‘嘿,嚯,我今晚邀请黑暗王子来吃饭了。肉末番茄汁烤宽面条还够吗?’”

  莎拉礼貌地笑了一下,几个警察也咯咯地乐了起来。

  “有个电脑鬼才,”阿尔顿继续说,“把这个人的指纹用不同的方式,NCIC,阿菲斯,连汉里系统也用上了,通过安全传真传给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以色列还有英国。其中几个打击反恐小组的人倒真帮上了大忙。西班牙国内反恐组织GEO——特别行动小组,法国的反恐部门GIGN——国家警察干涉小组,还有德国的GSG-9,虽然这个德国边防警察第九大队是机动部队,但是和情报部门联系甚密。”

  “然后呢?”莎拉问,

  “然后我们搞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这时好几个人都把头扭向了阿尔顿这边。

  “1985年到1986年间,巴黎发生了一系列爆炸事件。13个人被炸死,两百多人被炸伤。”

  “伊朗人干的,没错吧?”帕帕斯插话道。

  “不知道——恐怖主义不是我的领域。但是我知道有一个突尼斯出生的法国人,因为被认为是这次事件的幕后主谋而被捕受审。他说这么做是为了阻止法国在两伊战争中向伊拉克出售武器。结果却在一个包裹外面的纸条上找到了一个拇指的指纹。这个指纹没有记录——也不是那个突尼斯人的。”

  “是鲍曼的。”一个警察猜了一句。

  “很像,”阿尔顿说,“我们的人到处去查。他可能对所有雇主都一视同仁。1973年,西班牙的反恐部门从一辆汽车的后油管上弄到了他食指的一部分指纹。这个人肯定带了医用橡胶手套,但是可能是手套绷得太紧,结果指纹给透出来了。”

  “那是什么事情?”帕帕斯干脆问道。

  “刺杀西班牙总理勃朗科。”

  “老天,就是那群巴斯克人,”帕帕斯有所了解,“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有谣言说他们找了一个外人。鲍曼……可能吗?”

  “既然他们搞到指纹了,”阿尔顿说,“我觉得可能。”

  “又不是鬼,”罗素说,“他肯定存在。”

  “阿尔顿,”莎拉说,“把所有有关的资料调出来。我要名字,联系方式,任何有关的。你和TRAC还有联系吗?”TRAC全称“恐怖行动研究与分析中心”,位于华盛顿调查局总部大楼。

  “哦,当然有。”阿尔顿回答说,“我还进入了INS,看有没有匹配的指纹。我在想他可能用一个假名字申请了一个美国护照。可惜,答案出来为否定。他太小心谨慎了。”

  “嗯,干得不赖。”莎拉称赞道,“核查部分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是我们尊贵的长官的首创,”阿尔顿向大家解释说这是莎拉的意思,“可惜政府的行动被‘隐私法’限制了。法律对护照信息的隐私的保护真是体贴又周到,竟然要求不得将所有的文件存放进一个独立并且双手就能抱起来的袋子当中。”

  帕帕斯这时意味深长地瞟了莎拉一眼,看得她浑身不自在。“我挺喜欢这样的,”莎拉说,“有了隐私权,不然在地铁、大楼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免受袭击的权利谁来管?”

  阿尔顿继续说自己的:“如果就跟政府说,‘你知道有没有人拿着一本失窃的护照入境了吗?’你就会得到一堆屁话,像什么‘哦,我们不是靠护照编号做事的’,或‘我们有很多防止伪造证件的安全系统,所以不可能出现那种情况’之类的废话。他们不想为人所知的就是如下事实:他们有一套专门负责盯梢遗失或者失窃护照的系统,所有主要入境口都在这个监视器的掌控范围之内。全名叫领事监视与支持系统。可惜这套系统既不是实时监控,也不能观察细节,反应可能会迟到几个星期也说不定。所以如果你从伦敦偷来一个人的护照——我是说你就当着他的面,从他眼皮子底下拿走护照——只要你觉得自己跟照片上的人长得非常像,你就可以拿着这本护照进入美国。因为几个星期之后英国使馆才会——用的简直不是邮件是蜗件——把护照失窃报告寄到美国并输入系统。”

  “你能列出一份最近几个月来报失或者失窃护照的清单吗?”莎拉问。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还不具备把名字和护照编号放进同一个文件夹的能力。”

  “你在开玩笑吧。”莎拉不信。

  “可惜就是没有。美国国务院每年要发放四百万个护照。你想想看,如果1992年遗失或者失窃的护照数量,我这是打个比方,可能有一万三千一百零一本报失,一万四千六百九十二本失窃。当然,这其中还有些人其实是自己弄丢了护照,但是碍于面子干脆报失窃。然后政府没法为你对那些失窃后充新使用的护照做一次核查。”

  罗斯加了一句:“这个消息应该说给联邦特工听。”

  “这话怎么说?”莎拉问。

  “就因为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也做不到啊!”

  莎拉无力地笑了一笑。

  阿尔顿继续报告自己的进展:“我通过调查局进入领事监测与支持系统,看看有哪些护照编号标上了遗失或者失窃的标记。同时,我又进入INS数据库,那里列出了所有入境口进入人员的名单。”

  “这样一来,”维嘉尼突然激动起来,“就可列出一张所有使用遗失或者失窃护照进入境内的人员名单。”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