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中篇小说

且听风吟

时间:2013-11-03 11:22:03  来源:  作者:村上春树  
简介:《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他是以这部中篇开始文学创作的。 小说的情节并不很复杂。“我”在酒吧喝酒,去卫生间时见一少女醉倒在地,遂就其护送回家,翌日少女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斥责“我”侮辱了她,“我”有口难辩。但几天后,两人逐渐亲密……不料“我”寒假回来,少女已无处可寻,只好一个人坐在原来两人坐过的地方怅怅地望着大海。...
  “或是为自己本身写……或是为蝉写。”
  “蝉?”
  “嗯。”鼠捏弄了一会悬挂在裸胸前的肯尼迪铜饯。“几年前,我同一个女孩去过奈良。那是个异常闷热的夏日午后,我俩在山路上走了3个小时。途中遇到的活物,只有留下一声尖叫拔地飞走的野鸟,和路旁扑楞翅膀的秋蝉。因为太热了。
  “走了一大阵,我们找一处夏草整齐茂密的缓坡,弓身坐下,在沁人心脾的山风的吹拂中擦去汗水。斜坡下面横着一条很深的壕沟,对面是一处古坟,小岛一般高,上面长满苍郁的树木。是古代天皇的。看过?”
  我点点头。
  “那时我想、干嘛要建造成这么个庞然大物呢?……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坟墓都自有意义。就是说它告诉人们,无论什么样的人迟早都是一死。问题是那家伙过于庞大。庞大有时候会把事物的本质弄得面目全非。说老实话,那家伙看上去根本就不像墓,是山。濠沟的水面上到处是青蛙和水草,周围栅栏挂满蜘蛛网。
  “我一声不响地看着古坟,倾听风掠水面的声响。当时我体会到的心情,用语言绝对无法表达。不,那压根儿就不是心情,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完完全全被包围的感觉。就是说,蝉也罢蛙也罢蜘蛛也罢风也罢,统统融为一体在宇宙中漂流。”
  说到这里,鼠喝掉泡沫早已消失的最后一口可乐。
  “每次写东西,我都要想起那个夏日午后和树木苍郁的古坟。并且心想,要是能为蝉、蛙、蜘蛛以及夏草和风写点什么,该是何等美妙!”
  说罢,鼠双手抱在脖后,默然望着天空。
  “那……你是写什么了?”
  “哪里,一行也没写成,什么也没写成。”
  “是这样?”
  “汝等乃地中之盐。”
  “?”
  “倘盐失效,当取别物代之。”鼠如此说道。
  黄昏时分,阳光黯谈下来,我们离开游泳池,跨进荡出曼托巴尼意大利民谣旋律的宾馆小酒巴,端起凉啤酒。宽大的窗口外面,港口的灯火历历在目。
  “女孩怎么样了?”我咬咬牙问。
  鼠用指甲剔去嘴边沾的酒沫,沉思似地望着天花板。
  “说白啦,这件事原本打算什么也不告诉你来着。简直傻气得很。”
  “不是想找我商量一次么?”
  “那倒是。但想了一个晚上,还是免了。世上有的事情是奈何不得的。”
  “比如说?”
  “比如虫牙:一天突然作痛,谁来安慰都照痛不止,这一来,就开始对自己大为气恼,并接着对那些不对自己生气的家伙无端气恼起来。明白?”
  “多多少少。”我说,“不过你认真想想看:条件大伙都一样,就像同坐一架出了故障的飞机。诚然,有的运气好些有的运气差些,有的坚强些有些懦弱些,有的有钱有的没钱。但没有一个家伙怀有超平常人的自信,大家一个样,拥有什么的家伙生怕一旦失去,一无所有的家伙担心永远一无所有,大家一个样。所以,早些觉察到这一点的人应该力争使自己多少怀有自信,哪怕装模作样也好,对吧?什么自信之人,那样的人根本没有,有的不过是能够装出自信的人。”
  “提个问题好么?”
  我点点头。
  “你果真这样认为?”
  “嗯。”
  鼠默然不语,久久盯着啤酒杯不动。
  “就不能说是说谎?”鼠神情肃然。
  我用车把鼠送回家,而后一个人走进爵士酒吧。
  “说了?”
  “说了。”
  “那就好。”
  杰说罢,把炸马铃薯片放在我面前。
  32
  哈特费尔德这位作家,他的作品尽管量很庞大,却极少直接涉及人生、抱负和爱情。在比较严肃的(所谓严肃,即没有外星人或怪物出场之意)半自传性质的作品《绕虹一周半》(1937年)中,哈特费尔德多半以嘲讽、开玩笑和正话反说的语气,极为简洁地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我向这房间中至为神圣的书籍、即按字母顺序编印的电话号码薄发誓:写实、我仅仅写实。人生是空的。但当然有救。
  因为在其开始之时并非完全空空如也。而是我们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无所不用具极地将其磨损以至彻底掏空的。至于如何辛苦、如何磨损,在此不一一叙述。因为很麻烦。如果有人无论如何都想知道,那么请去阅读罗曼.罗兰著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切都写在那里。”
  哈特费尔德之所以对《约翰.克利斯朵夫》大为欣赏,原因之一是由于书中对一个人由生至死的过程描写得无微不至、有条不紊;二是由于它是一部长而又长的长篇。他一向认为,既然小说是一种情报,那就必须可以用图表和年表之类表现出来,而且其准确性同量堪成正比。
  对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往往持批评态度。他说,问题当然不在量的方面,而是其中宇宙观念的缺如,因而作品给人印象不够谐调。他使用到“宇宙观念”这一字眼时,大多意味该作品“不可救药”。
  他最满意的小说是《佛兰德斯的狗》。他说:“喂,你能相信是为一幅画而死的?”
  一位新闻记者在一次采访中这样问哈特费尔德:
  “您书中的主人公华尔德在火星上死了两次,金星上死了一次。这不矛盾么?”
  哈特费尔德应道:
  “你可知道时间在宇宙空间是怎样流转的?”
  “不知道,”记者口答,“可是又有谁能知道呢?”
  “把谁都知道的事写成小说,那究竟有何意味可言!”
  • 上一部:《失乐园》
  • 下一部:《13 Years in America(英文原版)》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