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中篇小说

林肯传

时间:2013-10-21 12:37:16  来源:  作者:戴尔·卡耐基  
简介:《林肯传》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不断创造“人类出版史上奇迹”的戴尔·卡耐基的传记作品,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全译本,描述了林肯这位平民总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困苦的童年岁月、坎坷的求学之路、不幸的婚姻生活、忍辱负重的白宫生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神情忧郁、始终在痛苦中挣扎却能保持品德高尚、满怀仁慈之心的伟人形象,他那在坎坷中百折不挠的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成为人类历史上搏击人生的典范。...
    这绝不是一个好塞子,但是,除了这个塞子,再也没有别的趁手的东西堵漏。林肯极为苦恼,他的陆军总是打败仗,总不能赢得一次令人鼓舞的胜利,反倒是他的真正在海里航行的军队没有出现什么漏洞。
    在陆上作战,两军对阵,政治、心理、装备等都有很大影响。而互相之间伤亡相差不大表明双方的势均力敌。在海上就不一样了,首先必须要有舰艇,而正是在舰艇身上体现着技术和进步,这成为决胜的主要原因。联邦的工业极为发达,而且造船业差不多全集中于北部,联邦海军很快便拥有了各种类型的战舰。海军对邦联港口实行封锁。并且不时攻占南部沿海的港口和要塞。这年8月底,海陆军配合攻占了北卡罗莱纳海岸哈特拉斯港的两个要塞,然后在9月初联邦海军又占领了密西西比州的希普岛。
    当时间推进到11月的时候,几乎同时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斯科特老将军于11月1日退休,他的陆军总司令职务由麦克莱伦接替,林肯内心不愿意这样,但他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来。与麦克莱伦相孚的只有弗里芒特,而他出师不利己使人们大失所望,尽管现在他在密苏里前线干得还行,但11月2日他失去了背水一战的机会,他的解职与麦克莱沦的升迁形成极为鲜明的反差。
    这个月初海军也好戏连台。经过两次轻易获胜之后,海军信心大增,他们接着又周密计划,在脱离分子最猖獗的南卡罗莱纳显示了联邦海军的力量。11月7日,由杜邦海军上将率领的舰队120门炮连续向罗亚尔港防卫要塞开炮,将之炸成一片废墟,随后,希尔顿岬等岛岬便重回联邦怀抱。
    同一天,邦联所派驻英、法代表詹姆斯·梅森与约翰·斯利德尔两人在哈瓦那乘英国邮船"特伦特"号赴英。第二天,该邮船在巴哈马海峡与联邦军舰"圣贾辛托"号狭路相逢,两使节被带走关进波士顿的联邦监狱。
    这一事件使北部一片欢腾,舰长查尔斯·威尔克斯被捧为英雄,甚至在众议院中其行动也受到一致嘉许。
    然而英国则舆论大哗,首相帕麦斯顿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而积极备战,并同外交大臣罗素写了一份措辞激烈的照会,它在递交给美国联邦政府时因艾伯特亲王的干预而缓和了语气。
    林肯沉着冷静处理了此事,他说:"英国的态度咄咄逼人,这是极损我们尊严的,但我们的手被沉重的战争束缚着,我们不能同时进行两场战争。"
    因此,林肯作出了让步,下令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英国也失去了宣战的借口,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消于无形。
    11月,林肯任命了麦克菜伦是希望他大权在握能更方便地行动,然而这些似乎只是膨胀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傲自狂以至目中无人。他老早就看不起总统,认为他是个傻瓜,并常常背地称之为"大猩猩",他还称内阁成员们为"几只我生平所见最笨的鹅"。
    波托马克河静悄悄,东线无战事。林肯忍受不了这种寂静,他迫切需要胜利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因此,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找到西沃德,带着秘书约翰·海,前往麦克莱伦家,碰巧总司令去参加一个婚礼。等他夜晚11点半回来的时候,发现了等候约一个钟头的总统一行,他走过他们所在的房门口,爱理不理径直上了楼,一会儿仆人传下话来,说他太累了,已上床就寝。这个年轻的总司令如此无礼,使西沃德气得发抖,林肯则平静地离开了,第二天还说:"只要麦克莱伦能打胜仗,我情愿为他牵马。"
    林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自己知识不足,因而这个冬天他开始对军事书籍发生兴趣,他需要知道麦克莱伦为什么会按兵不动,那些搪塞托辞是否有道理。反正国会图书馆有的是书,它成立于1800年,而在1815年购买了托马斯·杰斐逊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后,所藏书籍便极为丰富。他对计谋、行军、供应等作了一番系统研究后发现原来打仗也像其他许多事情一样,都须依理行事,最平常的道理是最珍贵的道理。缘情体物,从实际出发便不会有错。
    ★又有人擅自处理黑奴问题
    当然,也不一定,他目前对待奴隶制问题的态度便引来批评,废奴主义者用一系列尖锐对立的语言讽刺林肯的矛盾态度:"他认为奴隶制是错误的,但又反对立即废除它;他认为应该把奴隶制拒于新领地之外,但在联邦的新州内又允许奴隶制存在;他确认国会有权在哥伦比亚特区废除奴隶制,但在行使这种权力时又要去征询奴隶主的同意;他认为追捕逃奴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但又主张通过国会制定一些条例来实施这项法律,而不管有没有宪法根据;他既憎恶奴隶贸易,但又不准备禁止各州之间的奴隶贸易;他既断言白人和黑人在自然权利方面是平等的,但又不赞成黑人有公民权。"林肯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然而,正是这些矛盾使他行步稳当。12月召开国会,林肯于3日提交国会一份年度国情咨文。他很高兴地提到了由于他的矛盾所取得的成果,因为肯塔基、马里兰、密苏里三州坚定地站到了联邦一边,这几个州开始没有人愿意为联邦打仗,现在则至少有4万人提枪上了战场,而他们的枪口则是对准邦联。
    林肯感到,叛乱本身似乎不太可怕,叛乱之对人民政府的首要原则即人民权利的袭击才是令人担忧的,林肯说:"我处于目前的地位,如果不对专制制度卷土重来提出警告,就怎么也说不过去。"
    与他的7月咨文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提到了奴隶制问题,不过,他小心翼翼,力避突然涉及该问题,而是引入劳动与资本问题,经过一番转折,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林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这些置于提倡人民权利与反对专制这样一个大题目之下。"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他说:"有人企图使资本在政府机构里的地位即使不高于劳动,至少也和劳动相等。"林肯认为:"劳动先于资本,并独立于资本。资本只是劳动的成果,假使不先有劳动,就不可能有资本。劳动是资本的前辈,应该受更大得多的尊重。资本有它的权利,这种权利理当和其他权利一样受到保护。同样也不否认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着、而且恐怕将永远存在着一种互利的关系",但是:"错误是在于认定社会的全部劳动都存在于那种关系之内,少数人拥有资本,这些人自己不劳动,却用他们的资本雇佣或收买另外少数人来为他们劳动。大多数人不属于这两个等级",因为很多人"既不为别人劳动,也没有别人为他们劳动。"
    在林肯看来,"在大多数南部各州,各色人种中大多数人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奴隶主;而在北部各州,大多数人既不是雇主,也不是雇工","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把他们自己的劳动同资本混合起来,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同时也购买或雇用别人为他们劳动。"因为自由或者奴役是与劳动及资本紧密相连的,所以林肯对劳动及资本状况作了一番具体的分析,由此而导向他的结论。他认为,在北部各州,一个人做自由雇工并不会永远如此,"在这些州里,普遍都有一些独立创业的人,他们本身不多几年前还是雇工",林肯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他常常津津于自己由一个受雇劈栅栏木条的人、船工、店员等而做到今日美国的总统,这没有什么可以避讳的,因为美国并非欧洲要讲究出身,在这里,当然主要是北部,只要你奋斗并干出了成就,人们就不会不尊重你,这也证明了自由劳动制度的优越。
    林肯认为,那些出身穷苦,靠
    劳动起家的人最值得信赖,这些人对不是自己诚实劳动挣来的东西一概不要,因此:"要叫这些人小心,不要把他们已经享有的政治权利交出去,这种权利如果交了出去,肯定会被用来对他们这样的人关闭进步之门,并把种种新的限制和负担加在他们头上,直到全部自由都失去为止。"
    对于南部的劳动制度,林肯没有深谈,但很显然从他对北部的肯定和告戒人们小心表明了林肯对购买并强迫人们工作这种制度颇为不满,那也就是奴隶制。
    无论林肯怎样小心谨慎,他都不得不面对国会于8月6日通过的没收法带来的影响。这项法律规定,任何财产,凡经主人同意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被用来援助或支持反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暴乱者,一经发现即为合法的战利品。假如该财产是奴隶,他们就获得永远的自由。因此,那些不忠诚于联邦的奴隶主所拥有的黑人奴隶一经发现就成为自由人,这样,"一些人享有另一些人的劳役和服务的合法权利被剥夺了。"
    事实上,当联邦军队向南推进的时候,他们发现黑人以不可阻挡之势蜂涌而来。林肯在这个时候开始考虑一项安置他们的长久性的政策。
    我们不难发现,林肯每走一步都是异常艰难的。早在9月初,他要求弗里芒特修改文告时,没收法便已经生效,弗里芒特的文告关于没收叛乱奴隶主财产和解放奴隶实际上与没收法差别不大。林肯之所以让他修改,是因为他对没收法本身亦不以为然,因为将在前方道路上的一座桥梁搬到平坦的行军道路上只会造成障碍。林肯希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步逐渐通向最后的胜利。
    但无疑有很多人过于激进,他们难于容忍林肯像一只蚂蚁那样遇到猎物只是不断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试探,他们觉得这过于胆小,因而感到不满,他们需要狮子般猛烈地扑向敌人,将其撕碎。然而,林肯似乎与他们颇为不同,他考虑的是整个联邦,而不只是北部,联邦宪法保证各州的权利,包括保证蓄奴州的蓄奴制,林肯一贯认为,联邦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虽然目前形势下有一部分州宣布脱离联邦,但联邦并没允许其脱离,因此,叛乱各州依然是联邦的合法组成部分,受联邦宪法的保护。
    林肯的律师身份使他总是从法律角度来看待问题,因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推翻奴役保护自由的革命战争,或者一开始他并没有朝这个方向行动,一开始他只想尽力挽留住几个边界蓄奴州。
    随着战争的进展,一帮人终于忍耐不住了。在查尔斯·萨姆纳和撒迪厄斯·史蒂文斯竭力活动下,国会12月20日任命了一个战争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是激进的共和党人。他们看到林肯做事总是缚手缚脚,便力图使他挣脱束缚。他们首先感到麦克莱伦没有尽职,因而力主撤其职。这一点林肯没有同意,因为他没有别的更好的塞子。
    正像所有流血的伤口容易招惹苍蝇一样,联邦现在已是苍蝇成群。战争指导委员会看到了腐败,林肯同样也看到了,他认为卡梅伦过于昏庸,尸位素餐,因而上上下下许多人都想发战争财,从联邦中捞一把。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如此等等已影响到前线士兵的士气,因为送往前线的物品质量低劣,而食品也多变质。种种原因要求一个强有力的陆军部长来处理非常时期的非常问题。正在这个时候,卡梅伦居然莫名其妙伸出头来,让林肯有了顺打一枪的靶子。卡梅伦很少关心黑人问题,或者说他一向较为保守,最多也只能算是温和派,然而他像弗里芒特一样,大概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威胁,亟欲力挽狂澜,因而他在其年度报告里自作主张,宣布没收那些叛乱分子所拥有的黑人奴隶,这是与没收法相一致的,他出格的地方在于,他将财产这一概念使用得极为变通,他认为"必要时政府有权武装黑人奴隶,如同使用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弹药一样"。
    林肯极感恼火,因为在处理弗里芒特文告时,他就认为这种事应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别人无权代理。因此,他开始考虑卡梅伦的调离问题。
    在战争指导委员会的努力下,埃德温·M.斯坦顿被推出作为接替卡梅伦的首要人眩林肯早就同这个高傲而有怪僻的人打过交道,那还是在他当巡回律师的时候,他受邀与哈定、斯坦顿等三人一道为一个专利权侵权案的被告辩护,原定该案在芝加哥开庭,故他们迫切需要伊利诺伊州著名律师的帮助,这样,林肯就成为最佳人眩林肯为这个案子作了充分准备,而不幸的是后来审判改在辛辛那提,斯坦顿觉得这个像长臂猿一样的乡下佬的使命已经完成,拒不同意林肯开庭说话,他威胁说,"如果那个长颈鹿出庭办理此案,我就放弃。"一付有他无我的做法。斯坦顿比林肯还小五岁,那时刚过不惑之年,光彩照人并且盛气凌人,而且他还被认为才华过人,是处理该案必不可少的人物,因而林肯只好带上屈辱走人。
  • 上一部:《瓦尔登湖》
  • 下一部:《路西法效应》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