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后来在1月份,两人都出席了在瑞典的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桑德伯格邀请扎克伯格共同乘坐“Google一号”从旧金山飞往苏黎世,这家飞机就是由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拥有的那架波音767。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两人都进行着密谋的谈话,不过她的一些Google同事们却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
  当会谈已经进入到了实质阶段,桑德伯格打电话给她的好友丹?格雷厄姆,征询他对于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看法。格雷厄姆是她在2000年离开财政部时众多想要聘请她的人之一(其他人还包括了《纽约时报》公司和非营利组织“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但她没有告诉我这些,她似乎对任何看起来有自我宣传意味的事情都极为厌恶)。后来被证明了扎克伯格也曾打过电话给格雷厄姆,询问对她的看法。这位华盛顿邮报的首席执行官对双方都给予了鼎力支持。“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投奔。”这是如今格雷厄姆对桑德伯格在Facebook的评论。
  吉姆?布雷耶也像对待其他竞争首席运营官一职的人一样,与桑德伯格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她是仅有的几个人中的——个,没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表示说她会考虑有一天成为Facebook首席执行官的可能性。那是绝对没得商量的事情。“马克是我们永远的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成员布雷耶这样说道,“我们在寻找的是一位优秀的能够接受那个现实的商业合伙人。”
  除了甘愿担当二把手,哈佛同窗的渊源,与格雷厄姆的关系,在开发Google广告业务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一名管理者的经验之外,扎克伯格还发现桑德伯格有另外一些引人入胜的地方。“我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讨论她的从政经验。”他说道,“Facebook从许多方面来看更像是一个政府,而非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我们拥有庞大的用户社区,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我们其实是在制定政策(服务)。”当然,灯塔项目就是一个极度糟糕的政策反例。
  他聘用了她,而她也在2008年3月开始到Facebook上班。如果微软的投资向全世界宣布Facebook正式成了一股经济力量,那招来这位互联网超级明星就宣布了它会成为一家管理良好的企业。
  尽管做了种种周全的准备,可真到了上任的那天,桑德伯格也还是有一些惶恐不安。每天都要为这位年仅23岁的男孩打工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在桑德伯格上任的第一天,扎克伯格和所谓的“M团队”——由差不多8位资深高管组成,正在讨论将在人事系统使用的员工评分系统。问题来了:该如何设计一个最优秀的评分系统?桑德伯格在Google监督过许多评分系统,所以她明确表态:“你总是要分为五个档次——两类在最高,两类在底部,还有一类在中间。”她轻快地说道。有人间她为什么要这样划分。“是这样,三个档次太少了,七个档次又太多了,而六是个偶数。你需要在中间有一个档次给人以安全感。每个人都理解五类划分法。”她下了定论。在这之后会议很快就结束了,扎克伯格走到桑德伯格旁边。
  “我真的很抱歉。”他说。
  “为了什么?”
  “这个,当时我有点不以为然。”
  “我甚至都没注意到。”
  “是这样,”扎克伯格说,“是我把你带到这里的,我知道我需要给你权力,而且确保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我信任你,所以我当时不应该表现得不以为然。”
  扎克伯格为了这样一件小声就致歉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对自己说,‘这能行。”她在回忆时这样说。而且他们之间这种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在不断进行,他们每周都会私下见几次面。每周五例会的前几分钟他们都会互相给对方回馈意见。之前桑德伯格告诉过扎克伯格,说她希望能够定期向他汇报,但是扎克伯格坚持认为两者应该同时进行。
  桑德伯格白上任那刻起,就是公司最顶尖的推销员和广告大王,她从Google获得了丰富的与广告商打交道的经验,对网络广告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据Facebook一些人的说法,在她最初的几个星期里,公司里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像她这样做。尽管有了微软的广告合作,尽管Facebook推出了自己的广告系统,尽管在网站流量飞涨时很有搭建收入渠道的必要,但是公司内部对于把广告作为让Facebook成为一家真正商业公司的谋生手段还有着深刻的矛盾分歧。
  我想说,矛盾的根源在于首席执行官和过去一样,他坚定地认为产品和用户体验第一。桑德伯格还要努力。
  第13章 找到独一无二的广告形式
  也许现在终于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了。
  如何将已取得的社会成就转变成一桩可持续盈利的生意呢?即便谢丽?桑德伯格到任时,在Facebook的高层管理人员中,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扎克伯格对此并不担心,但他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然而桑德伯格是个非常有条理的职业经理人,她决心在Facebook建立起一套整齐有序的领导风格。她接手这家公司,要把它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广告中心。她要求所有M团队的员工和同事协同工作。在她看来,Facebook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广告平台之一。
  问题一点也不复杂,Facebook需要钱。先前谁也不曾料到,它会这么快用光从微软、李嘉诚和扎姆韦尔兄弟处融到的3.75亿美元。扎克伯格在管理层的一些盟友们已经明白,当初拒绝较低的估值是一个错误,那样的话,会有更多的投资人愿意购买,Facebook也可以筹到更多钱。迄今为止,Facebook需要支付大约500名雇员的薪水,还要维持新增至数据中心的数百个服务器。并且他们很快就要在美国以外建立新的数据中心,以适应全球性业务增长。Facebook还在离主楼约一个街区的一栋楼里为员工们建立了一个漂亮的自助餐厅,主厨是从Google挖来的,所有美食都免费供应。而且,他们已经计划将原来集中在整个帕洛阿尔托上城区12个主楼里的员工搬到一个更大的新办公室来。
  桑德伯格到任5周左右,就决定举办一系列会议,让Facebook管理层把重点放在广告商机上,这些会议正好在扎克伯格为期一月的环球旅行期间举力、。他圆满完成了寻找公司二把手的任务,终于可以给自己放个假了。他早就想休息一下了,现在正是个机会。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