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董事会成员布雷耶却有不同的看法,这可能是一个大赚一笔的机会,用风投的术语来说,是“退出”的绝佳机会。创业邦则会在仅仅14个月里就获得超过十倍的投资回报。“我要求召开董事会,讨论此事,”他回忆道,“我说,‘我们必须要记录会议内容,要经过讨论好处与坏处的程序。你不能就这样一口回绝,我们还代表着很多员工,对他们而言这是相当现实的钱。’”他说公司的年轻领袖们,“当条款书被送来时,即使达到了他们的心理价位,他们也不想去讨论出售。马克明确让人感觉到他不想出售,所以矛盾是必然存在的。”
  在一次董事会议上,扎克伯格失去了耐心。“吉姆(指布雷耶),我们不能出售这家公司,如果我们不想出售的话。”他单刀直入地表示。
  “我知道,马克,”不服气的布雷耶答道,“但是我们过去说过,我们的价位是10亿美元。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再作回应。”
  布雷耶绝非是唯一游说出售Facebook的董事。两个阵营再次出现了,大多数较为年长的员工与更为年轻的员工之间存在着分歧。相对年长的范?纳塔和科勒都希望出售公司,而肖恩?帕克,此时依然是一位主要股东,站在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这一边,他觉得Facebook才刚刚起步。彼得?泰尔,年纪较大但同情扎克伯格,虽然倾向于出售但试图尊重创始人的立场。“在最后,彼得愿意支持我,”扎克伯格回忆,“吉姆的立场很强硬,比其他所有人更希望卖掉这家公司。”
  莫斯科维茨,扎克伯格一直以来最坚定的合伙人,是极少的几位坚决反对出售的股东之一。“我确信如果雅虎收购了我们,这件产品将会遭到严重的破坏。”莫斯科维茨当时说。“肖恩告诉我,90%的兼并案例都以失败收场。”他和扎克伯格正密切追踪Google在5月份收购Dodgeball的后果,这家公司利用手机来帮助你定位朋友的现实位置。“我们看到Dodgeball的未来没有希望了,”莫斯科维茨说,“而Google是创业的圣地。如果连那边的并购都会失败,那我对进入一家著名但却有点落伍的公司就更不会抱什么指望了。”
  扎克伯格确信雅虎开出的价格——尽管很有吸引力,看上去也太低了,如果动态新闻能够如他所愿成功的话。这个项目预计会在两个月之内启动,也正好是新学年开始的时候。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Facebook酝酿了另一项巨大的改变——它打算对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这个社区。它将不再只限于大学校园、高中或职场网络市场。这次的公开注册被简称为“开张”。它不像职场网络那样,仅仅是把大学模板应用到了一个新的市场中。它是一个立体式的转变——宣布Facebook将为所有人服务,但是公司并没有舍弃原来的构架,它依旧把每一位用户塞进一个网际群体中。但是如果你不是在一所学校或一个工作场所,你可以仅仅加入你所在城市的网际群体。这将会是一个真正的考验,看Facebook是否能吸引学生群体之外的更广阔的用户。
  科勒和布雷耶担心在职场网络市场的失败或许会让“开张项目”也像炸弹一样爆炸,而Facebook也就从此不可能再踏出学生市场了。“大学校园市场已经饱和,”科勒说,“高中市场也正在饱和,而MySpace在20多岁的人群中相当强劲。但马克在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盲目信仰,他认为,让更大范围的成年人接受我们的产品就可以获得成功。直到进军职场网络市场之前,他总是正确的,而我们中的许多人总是被证明是错了的。”
  如果Facebook无法跨出大学和高中校园大门去吸引更广阔的人群,那它的增长势头也几乎就到此为止了。对科勒来说,这意味着雅虎开出的价格也许是他们所能看到的最为优厚的。“马克,我愿意改变我的想法,”科勒说,“把你的想法解释给我听。”
  “我无法解释清楚,”扎克伯格回答说,“我只是有这种感觉。”
  在公司的许多资深雇员和投资者看来,Facebook有一个利用其独特性彻底融人大学市场的黄金机会。一些人说Facebook有点像当年的MTV,它的摇滚视频网络创造了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使年轻人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那些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认为,Facebook邀请一大群古板的成年人来共同分享它的服务,这会有降低它在高中生和大学生心目中地位的风险。
  扎克伯格不同意,他的观点始终如一而且非常明确——Facebook需要走出大学,需要成为一个面向所有人的网站,所有人都可以用它来和朋友们进行联系。他和肖恩还有莫斯科维茨从2005年中起就一直在说Facebook不仅要酷,更要对人们有用。如果在网站拓宽用户群的过程中年轻人厌烦了,那就让他们厌烦好了。扎克伯格很清楚,Facebook上的用户不论怎样都不会太在意除他们自己社交圈之外的其他人。很可能成年人会成群结队地涌入,而一般的大学年轻人甚至都不会注意到。
  与布雷耶和其他高管之间的矛盾,加之这个决策的压力,让扎克伯格饱受折磨。有些夜晚,无法入睡的他会躲进车里,漫无目的地驶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任凭绿日乐队和威瑟乐团震耳欲聋的歌声在耳边轰鸣。他会花上数小时在公司大院的游泳池旁来回踱步,只为了理清自己的思绪。有一天他的女朋友普丽希拉躺在附近的一张睡椅上,对一个朋友说:“我希望他不要卖掉公司,天知道他会对自己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在这段时期,扎克伯格和他年长的姐姐兰蒂曾有过一次谈话,她在Facebook的市场部工作。“他感到相当矛盾,”兰蒂回忆说,“他说,‘这是一大笔钱,这会真正改变许多为我工作的人的生活。但是和钱相比,我们有太多的机会来改变这个世界。我不觉得接受这笔钱对所有人来说都公平。”
  范?纳塔家中的磋商一直持续到了7月份的头两个星期。雅虎的律师们对公司的财务进行了详细调查。双方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原则上,雅虎会以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但是尽管事情已经进展到了这一步,雅虎方面的一些人依然觉得他们没有说服扎克伯格。似乎在谈判的每一阶段,他都抱着慢慢悠悠的态度。尽管大方向已经在范?纳塔家里敲定了下来,但他们还是不确信扎克伯格真的想卖。他们的判断没错,他并不想卖。扎克伯格的一些态度也让雅虎团队感到灰心,比方说,雅虎的一位谈判代表回忆道:“马克对在Facebook中融合广告一点兴趣也没有。”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