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命题在何种程度上成为派生于解释的模式?在命题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异?我们从“锤子是重的”这种处于命题边缘的句子着手,就能够指出这种变异来。这种句子在逻辑学中是规范的例子和“最简单的”命题现象的例子。逻辑把“锤子是重的”看作绝对的命题句,从而成为自己的专题对象。其实,逻辑在作任何分析之前就总已经“从逻辑上”来领会这类句子了。逻辑不管不顾而把“锤子这物具有重这一性质”预先设定为这个句子的意义。在操劳寻视中“起初”没有诸如此类的命题。然而操劳寻视确有它自己的解释方式。用上述“理论判断”的方式就可以说成是:“这把锤子太重了”,或不如说:“太重了”、“换一把锤子!”源始的解释过程不在理论命题句子中,而在“一言不发”扔开不合用的工具或替换不合用的工具的寻视操劳活动中。却不可从没有言词推论出没有解释。另一方面,寻视着道出的解释也还不必是明确定义的命题。那么,命题通过哪些生存论存在论上的变异从寻视着的解释中产生出来呢?
保持在先行具有中的存在者,例如锤子,首先上手作为工具。如果要把它变成一个命题的“对象”,那么,命题一旦提出,在先行具有中就已经发生了一种转变。用以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这个上手的“用什么”变成了有所展示的命题的“关于什么”。先行视见借上手事物瞄向现成事物,通过这种貌貌然望去,对于这种貌貌然望去,上手事物就其为上手事物而言被掩藏起来。现成状态的揭示就是上手状态的遮盖。在这种遮盖着的揭示活动范围之内,照面的现成事物就其如此这般现成的存在得到规定。唯有这时,通向属性等等的道路才刚打开。命题把现成事物作为什么什么东西加以规定,这个“什么”是从现成事物本身汲取出来的。解释的“作为”结构经历了一种变异。当这个“作为”执行其占有被领会的东西这一职能时,它不再伸展到因缘整体中。“作为”本来分环勾连着指引的联络;现在这个进行分环勾连的“作为”从意蕴上割断下来,而正是意蕴把周围世界规定为周围世界的。这个“作为”被迫退回到仅仅现成的东西的一般齐的平面上。它向着“有所规定地只让人看现成的东西”这一结构下沉。寻视解释的源始“作为”被敉平为规定现成性的“作为”;而这一敉平活动正是命题的特点。只有这样,命题才能单纯观望着进行证明。
所以,无法否认命题在存在论上来自有所领会的解释。我们把寻视着有所领会的解释的源始“作为”称为存在论诠释学的“作为”,以别于通过命题进行判断的“作为”。
一端是在操劳领会中还全然隐绰未彰的解释,另一端是关于现成事物的理论命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着形形色色的中间阶段:关于周围世界中的事件的陈述,上手事物的描写,时事报导,一件“事实”的记录和确定,事态的叙述,事件的讲解。我们不可能把这些“句子”引回到理论命题而不从本质上扭曲它们的意义。这些句子就像理论命题本身一样,在寻视的解释中有其“源头”。
随着对〔逻各斯〕的结构的认识不断进步,这种判断性质的“作为”现象不可能始终不以这种形态或那种形态映入眼帘。人们最初看待这一现象的方式不是偶然的;后来的逻辑史也没有少受这一方式的影响。
对于哲学考察来说,〔逻各斯〕本身是一存在者:按照古代存在论的方向,〔逻各斯〕是一现成存在者。当〔逻各斯〕用词汇和词序道出自身的时候,词汇和词序首先是现成的,也就是说像物一样摆在面前。人们在寻找如此这般现成的〔逻各斯〕的结构之时,首先找到的是若干词汇的共同现成的存在。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共同”的统一?柏拉图认识到:这种统一在于〔逻各斯〕总是〔以某种东西的逻各斯〕。诸语词着眼于在〔逻各斯〕中公开的存在者而合成一个语词整体。亚里士多德的眼光更为彻底:任何〔逻各斯〕都既是〔综合〕又是〔分解〕;而非要么是那么一种所谓“肯定判断”要么是那么一种“否定判断”。毋宁说,无论一个命题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它都同样源始地是〔综合〕与〔分解〕。展示就是合成与分离。诚然,亚里士多德不曾把分析的问题继续推进到这样一个问题上:在〔逻各斯〕的结构范围之内,究竟是哪一种现象允许我们并要求我们把一切命题都描述为综合与分解?
“连结”的形式结构和“分割”的形式结构,更确切地说,这两种结构的统一,在现象上所涉及的东西就是“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这一现象。按照这一结构,我们向着某种东西来领会某种东西——随同某种东西一起来领会某种东西;情况又是:这一领会着的对峙通过解释着的分环勾连又同时是把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来。只要“作为”这一现象还遮盖着,尤其是它出自诠释学的“作为”的存在论源头还掩藏着,亚里士多德分析〔逻各斯〕时的现象学开端就一定碎裂为外在的“判断理论”;按照这种理论,判断活动即是表象与概念的连结和分割。
连结与分割还可以进一步形式化,成为一种“关系”。逻辑斯蒂把判断消解到“格式化”的体系中,判断成了一种计算的对象,而不是成为存在论阐释的课题。能不能对〔综合〕和〔分解〕进行分析领会?能不能对一般判断中的“关系”进行分析领会?这个问题同如何从原则上提出存在论问题的当下状况紧紧连在一起。
系词现象表明:存在论问题对〔逻各斯〕的阐释产生了何等深入的影响,反过来,“判断”的概念又通过其引人注目的反冲对存在论问题产生了何等深入的影响。系词这一纽带摆明了:首先是综合结构被当作自明的,而且综合结构还担负了提供尺度的阐释职能。但若“关系”和“联系”的形式性质不能从现象上对关乎实事的〔逻各斯〕结构分析提供任何助益,那么,系词这个名称所指的现象归根到底就同纽带和联系毫不相干。只要道出命题和存在之领会是此在本身在存在论上的存在之可能性,那么,无论“是〔在〕”在语言上以其自身表达出来还是以动词词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是〔在〕”及其阐释终归要同存在论分析工作的问题联系起来。在最终梳理清楚存在问题的时候〔参照第一部第三篇〕,我们还将重新遇到这个〔逻各斯〕范围之内特有的存在现象。
51/137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