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什么?就怎么样?”

  “——整个系统就会他妈的崩溃。这个问题很严重。关掉所有用户。”

  “你说什么?”主管的呼吸都没有了。

  “听我的。关掉系统。”

  “你疯了吗?我不能这么做。今天是一周之内最忙的一天!而且是网络传输的高峰期——”

  “快点,快!”

  “如果我关闭系统,银行整个运作都得暂停!”主管两臂交叉放在胸前吼道,“无法处理文件,没有办法运作,每一个分行——”

  “你到底是关还是不关?”阿尔顿也冲他吼道,“向所有用户发一个信息——”

  “听着,你不能那么关掉整个系统!你以为——”

  “噢,我的天。噢,我的上帝!算了吧。”

  “你想干——”

  阿尔顿指向屏幕。双手在键盘上面猛敲了一阵,屏幕还是冻结住了没有反应。他又用一个手指小心地敲进一串字符,然后啪地用整个手掌拍到键盘上,可是屏幕还是没有反应。“太晚了。”阿尔顿的声音竟然有点发颤,“妈的!我都不知道到底现在是它发作的时间,还是因为我激活了它。”

  网络主管转向另外一个同样连接工作台的显示器,啪啪啪地敲了一阵键盘,屏幕也冻结了。邻近桌上传来一阵惊呼,整个计算机中心陷入一片混乱。人们开始涌入过道,每个人都惊慌失色。

  “弗兰克!”有人冲着主管跑过来喊道,“我们的电脑都死机了!”

  “到底是怎么了?”一个男人冲着巨大的房间吼道。

  阿尔顿用几乎没人听得见的声音答了一句:“你们自己弄到了一个摧毁整个系统、整个银行的病毒。一种操他娘的恶魔病毒。”

  阿尔顿从曼哈顿银行大楼里面狂奔出来赶出租车,两次差点在路上跌倒。外面下着倾盆大雨,那股力量仿佛是从地面蒸发到空气中的一样。现在明明是早上,可是天上布满了预示着暴风雨的乌云,黑压压的一片。

  阿尔顿没有带伞,浑身淋得透湿。终于有一辆出租车在他身边停了下来。可是就在这时突然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位中年妇女,冲到他前面,把手里的篮子往车里一扔。阿尔顿冲她骂了一句带彩的脏话,可惜车门已关,那个女人估计什么也没听见。

  后来又来了几辆偷来的出租车——该死的纽约人一到下雨天就变得特别好斗,阿尔顿想——他缩在开着暖气的出租车里,看着七十七号大街在车窗外飞驰而过。他靠在车背上,努力整理思绪。

  一种病毒。一种该下地狱的多态电脑病毒。但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病毒呢?它的意图是什么?一个恶作剧——扰乱几天的工作?还是什么更邪恶的目的——把国内第二大银行的电脑记录全部删除?

  所谓电脑病毒——一个可以无限繁衍的程序,从一台电脑扩散到另一台电脑,然后再无限自我复制——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的概念。比较著名的有1988年的网虫,1989年哥伦比亚日病毒,还有1992年米开朗琪罗病毒。

  但这是怎么进来的呢?病毒有很多种植入方法。要么是银行内部的人干的,要么是银行外部的人获取了某种进入银行系统的途径。还有一种可能是通过外部电话线。或者使用被感染的磁盘。有一个很著名的笑话,至少在电脑界业内很出名,说有一个人在伦敦租来的一间办公室里假称这是一家软件公司,然后他说服一家在欧洲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电脑杂志社每出售几本杂志就免费赠送一张磁盘。这张磁盘里面放的是一份面向公众的有关艾滋病的调查问卷:你把磁盘插进电脑,程序开始问你一些特别蠢的问题,最后屏幕上显示:你是一个AIDS“潜在携带者”。

  感染磁盘还可以对电脑产生别的影响。它可以往你的机器里面输送一种病毒,当电脑启动数次之后所有的文件就会被隐藏。然后屏幕上出现一张支票,上面指示所有遭受病毒侵袭的用户往巴拿马的一个邮局信箱汇一笔钱,以换取打开文件夹的代码。要不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黑客破解了代码并清除了病毒,这个勒索计划就肯定能得逞。

  在这方面,阿尔顿认识几个比自己专业得多的高手。一回总部他就想办法在不影响他们系统的前提下把病毒发给这几个朋友,让他们看看。

  可是这辆他妈的出租到底要开到什么时候啊?阿尔顿拿出手机按下了莎拉的电话。

  79

  几乎大部分坐直升飞机的人都只顾高兴,而没想是什么让他们悬在高空的。这就好比很多资本主义车轮下的王子们每天都要经手数额惊人的资金,可是却不知道这些钱是如何神奇地从纽约转到香港的。只要机器负责,一切就万事大吉。

  可是戴森却是一个对什么事情都要一探究竟才善罢甘休的人。他对自己所有汽车的燃油系统和传动装置都了如指掌。

  他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机器实际上有多脆弱,也清楚地知道它的软肋所在的具体位置。在自己世外桃源一般的书房里面工作了一天之后,他按下了书桌上的一个按钮,一道红外光束射向右手边不远处的路易十四式大衣橱柜门。这时,夹板吱吱地朝两边滑开,出现了电视屏幕:CNN,现在是世界新闻的黄金时间。

  一个俊俏的男播音员——梳着一头黑亮的头发——睁着一双诚恳的黑眼睛说了一句“晚上好”,然后就开始念电子滚动屏上的新闻。

  “日前在美国第二大银行的操作系统中发现了一种计算机病毒。”他说,“曼哈顿银行发言人说他们不知道电脑是如何感染上的这种病毒,但他们相信这是一次由‘黑客’或者叫‘盗线者’的恶性攻击。”

  这时画面上播音员脑袋的旁边出现了一幅曼哈顿银行的照片。他继续播报说:“有消息指出,曼哈顿银行总裁爱尔金宣称东部标准时间今天早晨11点这家跨国银行被迫关门停业,而且也许会是无限期。”

  戴森在轮椅上微微挪了一下身子。

  “今天早晨银行的计算机突然全部死机。后来发现银行电子汇账系统的一个故障导致曼哈顿银行流失了全球将近两千亿美元的资产,同时还向全球其他银行转入了——目前具体数字还无法确定——估计超过4300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银行本身的资产。”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