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事实上,虽然危机四伏,可鲍曼还是坚信自己可以继续伪装下去而不会被捉住。现在自己被收买所做的这件事情——是这辈子最大、最冒险、最有野心的一次行动——一定要坚持到底。鲍曼清楚自己擅长什么,而且自尊心和自负感使得自己没有了后退的余地。

  作了这个重大决定之后,鲍曼开始往回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什么地方疏忽了——一定是什么地方疏忽了,人不可能在真空里面生活——但是反复想过之后,他觉得好像自己这方面没看到什么遗漏的地方。这是事实,里格的拆弹专家只知道自己小部分行动计划,那只跟炸弹的制造和引爆有关。但是其他事情他几乎不了解——所以一定不会成为FBI的线索。

  对,漏洞只能出在戴森那边。问题就是戴森的什么人做了手脚,或者是他们的保安系统出了差池。

  先考虑第一种可能性——戴森的人说了——那么这次行动干脆就完了。见鬼,这就是为什么鲍曼不肯相信一群人的原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就清楚了。那么自己就得更加小心翼翼地依计划行事,而且一旦需要的话立即退出行动。

  但是如果这次的事故不是人为,而是技术问题呢?电报、电话或是戴森的电话被窃听了?俄国、英国还有美国都实现了卫星监听电话。但是戴森和他的人从来不在普通电话上聊事情,鲍曼已经特别提醒过他们这一点。可如果戴森的人在什么商场买来一部哄骗大众的非专业安全通讯工具,那怎么办?

  这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说是自己在和戴森用卫星通讯工具联络时出的问题,那显然说不过去。因为每一次自己在电话里说的话都非常简洁含蓄。的确,CIA、NSA以及GCHO都有能力使用光谱分析仪截获自己卫星电话上的信号。可是谁会这么机灵呢?

  鲍曼以前尝过使用所谓“保密”通讯工具的苦头,所以这次他尽量把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最小化。1986年他受雇于一个利比亚人去炸联邦德国一家叫“拉贝拉”的迪斯科舞厅。结果这帮人蠢到从黎波里塔尼亚给民主德国发了一条“秘密”讯息,上面提示说联邦德国某一家俱乐部将会发生“很好玩的事情”。美国人中途截获了这条讯息,只不过因为不知道到底谁是恐怖分子的确定目标,所以紧急关闭了联邦德国所有的俱乐部。行动的失败使得鲍曼非常恼火。从那以后,只采用人力方式递送情报,这也是惟一安全的途径。

  如果再用卫星电话就可能有风险,但是小电话就不一样。尽管如此,鲍曼每一步都必须谨小慎微。除非是特别紧急的情况,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联络戴森。

  所以鲍曼选择了保密传真机。

  他先给巴拿马银行打了个电话,对方确认第二笔330万美元已经存入了自己在列支敦士登的户头。非常好,现在离行动开始的日期正好还差一个星期。戴森给钱挺爽快也挺细心。这330万美元肯定也是在做了货币兑换之后才打到账户上的。

  鲍曼又打电话到列支敦士登银行,用所有的钱兑换了稍稍低于660万美元的金条。虽然损失了几千美元,但是从长远来看值得这么做。

  跟着他写了一条讯息:你那边漏水了。美国情报有点见识。彻底清扫一下房屋、办公室、通讯工具,检查一下人员。别用电话。我会退出。在末尾他又补了一句:特此声明已收到第二笔酬劳。

  鲍曼捧着从巴黎买的红色塑料皮韦伯袖珍字典——戴森也有一本一模一样的——把讯息上的字转换成简单的代码再打到预先印好的表格上。完成好的讯息条跟一张寻常的支票简直相似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货物#101.15”、“货物#13.03”等等。只有戴森知道在字典的第一百零一页下面找十五个相应的单词破译这张支票上真正的内容。因此,这些密码虽然简单,但几乎找不出破绽。

  鲍曼设置了一个五分钟时限的窗口,等待戴森回复一个简单的传真,然后在房间内要了一份午餐。午觉之后,鲍曼重新打开“M连线-5000”。

  五分钟时限的窗口精确地跳了出来,闪动的卫星电话表明正在接收一个信号。传真机上嘀嘀答答地出现了戴森的回复。

  鲍曼看了一遍传真纸上的内容,随即连同其他文件放在烟灰缸里烧掉了。他把烧剩的纸灰倒进马桶冲掉,然后出去散了个步。

  维嘉尼的任务是和国家安全局联络。其实,这个任务只有一个目的:搜刮所有关于电话截取片断的资料,并进一步催促截获更多相关情报。莎拉已经通过高层获得了查看国家安全局电话截取片断的批准。

  国家安全局不但一向以狭隘的保密措施在业内颇具骂名,而且它甚至宁愿公开消息来源和渠道,都不愿意和同行分享情报。因此,为了在这里找一个有实权能说话并且愿意谈话的人,不知耗费了维嘉尼多少时间。

  最后,一个名叫林德赛的安全局分析员用第三代保密电话机给维嘉尼打来一个电话。他说话的声音诚恳热忱,好像知道一些卫星电话截获片断的事情。

  “我们想知道的第一件事情,”维嘉尼说,“是你们有没有查出打电话的人或者接电话的人的电话号码?”

  “没有。”

  “没有?你确定。”

  “是。答案是没有,我们没查出来。”

  “一个都没有。打电话人和接电话人都没有。”

  “正确。”

  “为什么?”

  林德赛犹豫了一下:“怎么说呢,”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是在中途无意间截获的电话片断。就是说,在一个电话进行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时候截获的几分钟录音。”

  “但是,卫星截获片断——”维嘉尼对自己想要说的话不是很有把握。

  林德赛明白她是在这方面知识有所欠缺,就用简单的话解释给她听说:“事实上很难查到电话号码。”他说,“纯粹得靠运气。我们得从一开始就锁定某个电话,这样才能听到拨号时发出的按键声或者旋转声。”

  “真有这么原始吗?”

  “现在的技术只发展到这一步。”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