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我这里最新的型号,”这位特拉蒙先生用流利的英文说道,“是迈林肯5000型,大概只有其他现有手提卫星电话的五分之一大小。加上电池也只有十三公斤重。十八英寸长,十四英寸宽。极便于携带,可靠性能高并且不受短波干扰。”他边说边拿出一个锁住的样品箱,样子很像一个铝制的公文包。鲍曼摁开按钮,箱子就像书一样打开了。

  “天线呢?——”

  “这是一种平碟形列阵智能天线,”特拉蒙解释说,“抛物型天线总算是过时了。现在的波长更宽,也就是说投射命中率变得不再那么关键了。”

  “我没看见。”鲍曼说。

  特拉蒙摸了一下箱子的顶盖:“天线在这里。”说完,他微笑着看着面前的客人。

  “非常方便。”鲍曼也很认可。

  “就是。”特拉蒙附和说,“在公寓或者饭店房间里用起来都很方便。只需要把箱子放在窗台上然后打开,装置就可以工作了。信号强度表用来帮助调整角度,并通过电脑记录你想要的方位。你知道你需要在哪里用吗?”

  鲍曼想了一会儿,说:“你问这个干什么?”

  “现在运行的有四颗卫星,信号会根据你所在的位置依赖其中一颗进行传送。打比方说,如果在莫斯科,你就得保证房间朝西。但如果你在……”

  “我多久能拿货?”

  “如果你愿意,今天就可以。库存还有三个。但是暂时你不能带走。”

  “为什么?”

  “这些东西现在都受着严格控制。所以你首先得申请一个确认号,也就是将来的电话号码。申请下来至少要三天……”

  “那不可能,”鲍曼说,“今晚我就得走。”

  “今晚?”特拉蒙大声说道,“但那就真没办法了!”

  “我就不要确认号买一台。”

  特拉蒙摊开手瞪大眼睛,无可奈何地耸耸肩:“如果我能那么做,先生,我肯定非常愿意。但是只有在序列号边上往电脑里敲进确认号,计算机才会允许库存开门放货啊。”

  “我来告诉你一件事,”鲍曼平静地说,然后从胸前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开始数一千面额的法郎大钞,“我现在必须立刻拿一台走,所以比较麻烦。我给你——”鲍曼继续数着钱,“——一大笔钱。总有绕过那些愚蠢规则的办法的,对吧?”

  特拉蒙看着鲍曼数完剩下的钞票,然后拿过来自己又重新数了一遍。最后,他抬起头看着鲍曼,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看得出他喉咙很干。

  “是,没错,”他些微点了一下头,“有办法。”

  16

  帕帕斯从FBI退休差不多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不过就莎拉所知,他也是局里最晚退休的探员之一。从洛克比空难之前莎拉第一次进入波士顿分局那天起,帕帕斯就是她的老板,也是后来的良师益友。虽然他们之间的确有一种父女之情,但是帕帕斯非常强烈地认为女性正在逐渐成为局里的支柱。他好像认定在局里所有的女同事当中,自己最应该支持帮助关心莎拉。莎拉婚姻破裂以后需要有人说话,于是他们两个人开始走得近了。帕帕斯时而像一位导师,时而像一位父亲,时而又像是一块传声板,有时莎拉甚至会觉得是他挽救了自己的心灵。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两个人都负责主要的恐怖主义案件。1977年5月,帕帕斯被派往华盛顿首都分局反恐部门。一个自称为哈拿斐的教派控制了那里的三幢大楼和一百三十九名人质,并威胁说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杀死人质。他们这次恐怖行动主要是为报复一个对立派别进行的。FBI和当地警方包围了大楼,但是直到帕帕斯说服哈拿斐人无抵抗投降事情才算了结。后来莎拉听帕帕斯说那次真算是靠运气,因为司法部门明白告诫FBI: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武力。

  再后来,作为职业生涯中留下的最后一笔,他被派往纽约协助调查1993年二月二十六号世贸大楼恐怖爆炸案。炸弹被放在双塔楼底层的一个停车场——造成六人死亡、上千人被炸伤。虽然帕帕斯每次提到世贸大楼的案子时总是对自己的贡献轻描淡写,而且也甚少提起,但是莎拉知道他在其中起的作用肯定远比他自己说的要重要得多。

  帕帕斯很乐意把机会让给别人,有一次他为此向莎拉解释说:“是这样的,这种时候对年轻人来说就是CTM——职业威胁时。不成功便成仁。我要这种机会干吗?都是个准备离开的老人了。”说完,他又调皮地笑笑加上一句,“如果是20年前,《新闻日》和《时代周刊》一定铺天盖地地印着我的大名。”

  帕帕斯是个鳏夫,一个人住在波士顿附近布鲁克林的一间不大但很舒服的房子里。每隔一个月左右,他就邀请莎拉带着杰理德过来吃一顿家庭大餐。帕帕斯厨艺精湛,杰理德非常钟爱来他这里吃大餐,当然也非常喜欢这个老人。

  每一次帕帕斯都站在门口迎接母子俩,然后弯下身子抱一下杰理德——他总是耍这样的小把戏——假装要把小朋友举到空中“啊,我举不起来!”然后喘着气说,“你太重了!”

  “你没那么强壮咯!”这时杰理德就会咯咯笑着说,“你太老啦!”

  “没错啊,年轻人。”他边对杰理德说边在莎拉脸上亲了一下。

  帕帕斯很高大,只是因为年纪开始中部崛起。他已经67岁了,看上去也差不多:圆圆的双下巴,棕色的眼睛上总像上面罩了一层薄雾,满头的银发再加上一双弥勒佛的大福耳。

  房子里面飘着美味的洋葱和番茄香味。“宽面条浇肉末番茄汁。”帕帕斯边做边还解说一下,然后再问杰理德说,“你吃过希腊宽面条浇肉末番茄汁吗?”

  “没有。”小朋友不是很确定。

  帕帕斯摸摸他的头发:“希腊宽面条浇肉末番茄汁也叫斯巴克提塔面。我曾经给你们做过一次的,对吧?”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