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不过,这种安全电话绝大多数的供应商(其中最大的一家是苏黎世的“秘密者A.G.”)按照法律必须将产品出售给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简称GCHQ,位于英格兰切尔滕纳姆,相当于美国的NSA)。这样一来大部分编码的电话还是能够被NSA和GCHQ监听。国际商人们以为,只要有了安全电话自己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讨论非法计划甚至是毒品交易,殊不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安全状态。

  可是,这一个电话片断的特殊密码连NSA和GCHQ两个部门都束手无策。特殊的第三类技术终于诞生了。

  被损坏的信号立即被送往国家安全局总部操作大楼的密码分析专科,那里的柯雷超级计算机有办法对所有已知的密码图示进行破译。可是,柯雷竟然也交了一份空白卷:信号无法破译。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电脑屏幕上只有一串奇怪的零和一。

  事情这下变得非同小可了。NSA的计算机本该可以破译目前所有已知密码,每一种破译机制都被贮存在机器里面。历史上随便哪篇技术论文、书籍甚至小说或者说只要曾经被假设出现过的密码系统,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使用过,都被包括在内。

  所以只要把足够多的密码样本输入计算机并且NSA了解这种编码图式,那么他们就能够破译密码。大部分信号一经输入就能立刻破译。可是这一次,折腾了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过后,计算机彻底无计可施了。

  NSA最憎恨的就是有哪种密码不能破译。“无法破译”的密码对一个破译师来说,就像一个从不失手的窃贼对着一个打不开的保险箱,或者像一个撬锁专家对着一个撬不了的锁。这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蔑视,更像一面正对着愤怒的公牛炫耀的红旗。

  两个破译师——在局里素有“破译精灵”的美名——猫着腰躬在电脑前面,死死盯着屏幕的脸上挂着一副欲罢不能的复杂表情。

  “呀,这个出什么问题了?”福莱特对同伴爱鼎说,“除了这一串字符,其他都能分析。现在怎么办?”

  爱鼎扶了扶圆形的角边眼镜,盯着屏幕上一排闪动的数字出了一会儿神,“我们碰到新家伙了。”

  “看看是怎么回事,你觉得怎么样?”福莱特问道,“跟它玩一会儿?”

  “当然,”爱鼎说,“嘿,我知道了。”

  14

  哲门,一个瘦弱、秃顶、留着小胡子的小个子,现在是MIT国内著名的电子工程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听阿尔顿说,他还是一位电话学复杂技术领域的传奇专家、思考机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哲门大概有三四十岁了,不过不好说。他在一件法兰绒格子衬衫外面罩了一件羊毛短夹克衫,看起来真不像个教授。不过,那个时候电脑人士都是这副德行。剑桥肯德尔区一幢无名的办公大楼里有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哲门的办公室就在那儿。

  “我想你们得快点了。”他说,然后抿了一口塑料大杯子里的咖啡,“你是说FBI实验室放弃了?”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莎拉说。

  哲门转了转眼睛,又用手摸了一下胡子然后笑了笑:“了解。”他说得很礼貌,好像对FBI的能力一清二楚似的,“当然,那个技术员说得没错,要重新还原一卷被洗过的录音带的确不那么简单。这是事实。”

  莎拉打开公文包,拿出一个塑料证物袋,取出一个有编号的黑色录音带递给哲门。

  他喝了一大口咖啡,然后放下杯子用手指顺了一下眉毛:“运气不错,”他说,“这台答录机可能很老,要不就是质量不怎么好。”

  “这有用吗?”

  “可能带子在机器里面晃过,磁头那里。或者是磁带松了,所以自己晃了一下。”

  “那么就是说比较容易啦?”

  哲门伸手拿咖啡杯时,一不小心把杯子给打翻了“噢,天啊。该死。”他赶紧从一个塑料盒子里面扯出几张浅蓝色舒洁纸巾擦去一叠文件上溅到的咖啡,“该死。”

  杯子里总算还留了一半的咖啡。

  “你看,那就有可能在松动的地方留下一条录音信息。”

  “如果答录机不是很旧,或者磁带没松呢?”

  “是这样的,”哲门说,“磁带是三维的,知道吧?”他吧唧抿了一口咖啡,小心翼翼地放下了杯子,“它有一定的厚度。录音时磁带的正反面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莎拉没太明白哲门的话,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所以只要比较一下磁带的正反面,”哲门继续解释道,“就可能发现磁带反面留下的一些磁条信息。有时这个方法很有用。”

  “但是如果不行呢?”

  “那么,还有一种叫‘印透’的技术,可以找出磁带上一段录音信息附近的信息。能找线索的地方多了。真奇怪你们实验室怎么就没想过呢?”哲门说着摇了摇头,“我们对磁带扫描一下,再用VCR技术把它从三维整合成二维。”

  “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他皱了一下眉头,低头盯着桌上刚才溅到咖啡的文件看了一会儿。“是这样的,”哲门开口说,“这是我为国内一个政府情报部门签订合同开发的一项技术。呵,见鬼,明摆着就是NSA。反正不管怎么说,一般音频录音带都是通过正反磁条录制信息的,明白?”

  莎拉点点头。

  “但如果是录像带的话,信息录制的方式就不同了,它是从一个横向角度录制信息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在磁带上尽量多的复制信息了。”

  “嗯。”

  “所以回放时,录像机用一个螺旋型扫描头读取信息。就是说磁头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开始在磁带上移动。”

  “明白。”

  “如果你想重放磁带边缘上的残留信息带——横纵向都要——用类似螺旋型扫描仪的VCR技术就可以做到了。”

  哲门停了一会儿,莎拉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