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中篇小说

路西法效应

时间:2013-10-21 12:40:53  来源: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  
简介: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
  一丝不挂、去人性化的囚犯
  裸露也是从阿富汗及关塔那摩引进的管理策略,目的是让被拘留者保持合作态度。当阿布格莱布监狱也开始运用这种策略时,费伊/琼斯报告指出其后 果就是,“权威人士的意见和恰当合法主张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他们不假思索地直接将裸露运用于伊拉克战区的监狱中。将衣物当成激励因素(裸露)的做 法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可能升高对被拘留者‘去人性化’的效应,并促成其他额外且情节更严重的虐待行为(宪兵所为)发生。”
  谴责对象:军官、军情人员、讯问者、分析员、通译、翻译者、军医
  费伊/琼斯报告在结论中宣布,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二十七位人士必须为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负责任,他们有罪,这些人有的被指出名字,有 的则被指出代号。对我而言重要的则是人数,也就是对虐囚案知情、亲眼目睹,甚至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却没有做任何事来避免、阻止或向上汇报的人的 人数。他们全都为这群宪兵提供了“社会认可”,让他们以为继续这样为所欲为可以被接受。他们的微笑和保持沉默代表整个讯问团队周遭社会网络的支持 ,代表他们对原本该受谴责的虐行竖起了大拇指。于是我们再一次看见了不为之恶如何促成了恶行。
  军医和护士们经常因为未对痛苦中的人伸出援手,或是对残忍行为袖手旁观甚至助纣为虐,因而犯下罪行。他们签发假死亡证明、对造成伤口和四肢骨 折的原因说谎。他们违背了当初进入医护学院的誓言,引用医学及生物伦理学教授史蒂文·迈尔斯(Steven Miles)在《被背叛的誓言》(Oath Betrayed )一书中的说法,他们是“为了废渣出卖自己的灵魂”。
  两位陆军将领做的完整调查平息了所有天性论式的质疑,即认为lA院区夜班宪兵们虐侍折磨囚犯全是基于个人动机偏差或是虐待狂冲动使然。这份报告 反而呈现了复杂多元的因果关系。许多其他军人和平民椰被指出以各种方式参与了虐待和刑求过程。这些人中有的是加害者,有的是火上加油的人,还有的 是袖手旁观、知情不报者。此外我们也看见许多军官也被指明必须为虐行负责,因为他们领导不力,也因为他们创造出这个混乱,荒诞的环境,使得奇普和 他的属下们被迫卷入,无法脱身。
  然而这份调查报告却未直接指出桑切斯将军的罪行,不过桑切斯并没有因此而彻底脱身,根据保罗·J.克恩(Paul J.Kern)将军对记者透露的说法, “我们并未发现桑切斯将军有罪的证据,不过我们认为他必须为已发生及未发生的事情负责。”现在我得说,这还真是精巧的文字游戏:桑切斯将军不是“ 有罪”,他只是对—切事情“有责任”而已,不过在我们的审判,我们对他可不会那么仁慈。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讨论由拉姆斯菲尔德下令进行的—项调查,主导这项调查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前任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这个调查委员会并 未展开全新而独立的调查行动,反而访问了军方高层和五角大楼的领导人们,而他们的报告为我们正在分析的案子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讯息报道。
  “施莱辛格报告”:确认罪行
  这是我们讨论的最后一份调查报告,针对情境和系统性影响在我们的案子里扮演的角色,它提供了珍贵的证据。这份报告详尽说明了拘留中心许多运作 漏洞,也指出领导和指挥系统的罪行,并揭露在达比将虐囚照片光盘拿给一位军方犯罪侦查人员后,军方的一切掩饰手段,这些内容均是我们特别关注的。
  在这份报告中,最让我意想不到也最称许的是,它在其中一章中详尽叙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对于了解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的重要性。不幸的是这部分被 藏在附录G中,所以不太可能被许多人阅读到。施莱辛格报告中的这个附录也呈现了阿布格莱市情境和发生在斯坦福监狱实验进行期间的虐待行为之间的相 似性。
  军中虐待行为普遍
  首先,报告指出美国军事监狱普遍盛行“虐待行为”(报告中没出现过“酷刑”这字眼)。2004年11月间,在美军联合行动区域内就有三百桩虐囚指控 ,其中确立为“虐待行为”的案件有六十六件是由驻在关塔那摩和阿富汗部队所为,超过五十五件发生于伊拉克。这些事件中有三分之一与讯问工作相关, 根据报道至少有五位被拘留者死于讯问过程中。当时还有另外二十四个被拘留者死亡的案子正在进行调查。这个恐怖的描述似乎证实了费伊和琼斯的报告中 所言,1A院区虐行并非发生在真空中,而是其来有自。尽管这些虐行或许是军人施虐的例子中最显而易见的,但它们的情节严重性或许还比我们等一下将拜 访的其他军事拘留所中发生的谋杀和重伤害轻微些。
  主要问题区域和造成情况恶化的条件
  施莱辛格报告中确认出五个主要问题区域,它们形成了虐行发生的背景:
  (1)宪兵和军情人员没有受到充分任务特训;
  (2)装备及资源短缺;
  (3)讯问人员承受必须取得“可采取行动之情报”的压力(由—个既缺乏经验也从未受过训练的人,面对一群在接受讯问前最长已羁押九十天的被拘 留者);
  (4)领导人“很弱”且经验不足,却必须在一个太过混乱、复杂的系统中试着掌舵;
  (5)中情局的人照自己的规则行事,不对军方指挥部门的人负责。
  又是领导不力的问题
  这份报告再次凸显了一个事实:领导不力的情形出现在每一层级中,并显示出这如何促成夜班宪兵们的恐怖虐行:
  如果提供适当的训练、领导及监督,阿布格莱布监狱1区牢房夜班时间的病态行为可以被避免。这些虐行……代表的是偏差行为,以及缺乏领导和纪律 。
  还有更多讯问期间的虐行没被拍下,还有更多在阿布格莱布以外地方讯问时发生的虐行没被报道出来。
  同样地,这些虐行不能只怪罪于某些个人不守法纪,或是只归咎于某些领导人无能实施惩戒,还有更高层的机构及个人必须为此负责。(强调部分由我 加上)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将军曾尝试要拖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2004年4月公开发表这些照片,所以他一定很清楚这些照片具有 某些“可能的重要性”。然而正如我先前提到的,这位高层将领却能心安理得地公开说他认为这些事情都不是“系统性的”,要怪就该怪“少数害群之马” 做了坏事。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对他者的非人待遇
  在针对军事拘留所虐行所发起的十二项调查行动中,施莱辛格报告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细腻地思考其中涉及的伦理议题,并概述阿布格莱布监狱中运作 的心理压力源和情境力量。不幸的是这些特殊报道都被藏在报告最后面的附录H《伦理议题》,以及附录G《压力源及社会心理学》里,但它们应该是要受到 重视。
  与我个人相关的是,这个调查委员会指出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布格莱布虐囚案的相似性。让我简短回顾施莱辛格报告中相关部分的主要论点:
  基于对社会心理学原则(原文照引)的基础性理解,以及对众多已知环境风险因素的意识,根据这两者,完全可以料到在全球反恐怖主义战争期间发生 虐囚事件的潜在可能……来自社会心理学的发现指出,战争状态及以拘留者管理中出现的动态会带来虐待行为的内在风险,因此在处理时必须十分谨慎,并 且小心计划和训练。然而这份报告也指出,大部分军方领导人对如此重要的风险因素一点都不清楚。施莱辛格报告也明白表示了解虐待行为的心理学基础并 不是为加害者找借口,就像我之前不断在书中表示的:即使“某些情况的确升高了虐待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这些情况不能成为蓄意从事不道德或非 法行为者的借口,也无法帮他们脱罪”。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教训
  施莱辛格报告极富勇气地公开宣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斯坦福研究示范了一则警世传奇,这对所有军事拘留行动都有参考价值。”报告中也清楚表示 ,对照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相对良善的环境,“在军方拘留作业中,军人在充满压力的交战状况下工作,面临的环境却极为险恶”。意思是比起模拟实验所观 察到的情况,可以预期在战争状态下的宪兵人员会出现更极端的恃权凌虐行为。施莱辛格报告也继续探索我们在本书中持续追踪讨论的核心议题。
  “心理学家已尝试去了解平常富有人情味的个体与群体,为何有时在某些情境下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以及这过程如何发生。”报告中概述了一 些有助于解释造成寻常人出现虐待行为的心理学概念,包括:去个人化、去人性化、敌意形象、群体迷思、道德脱钩、社会助长及其他环境因素等。
  其中特别显著的环境因素就是广泛运用裸露。“除去衣物成了被广泛运用的讯问手段,造成阿布格莱布监狱里整群被拘留者被迫长时间裸露。”施莱辛 格报告也敏锐分析了在1A院区的宪兵和其他人的虐囚行为中,强迫裸露为何是个重要原因,报告中指出,一开始的动机是要让拘留者感觉脆弱,因此更容易 顺从讯问者。但这个策略最后助长了该区中去人性化状态,报告中也说明了过程。
  随着时间过去,“裸露对狱卒和讯问者可能都产生了心理作用。穿衣是一种固有的社会行为,因此当被拘留者的衣物被剥除后,在和他们互动的人眼中 就产生了意外的去人性化效果……去人性化降低了道德和文化的藩篱,而它们通常是防止虐待他人的有效障碍”。
  这份调查报告和未在本书中呈现的其他报告的共通点主要有两个:它们都详细说明了造成阿布格莱布虐囚案的各种情境和环境促成因素,也都确认导致 虐行的许多系统和结构促成因素。然而,由于这些报告的作者是由军方高层官员或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任命,因此他们在要谴责更上层的指挥链时就却步 了。
  为了让我们看清这幅更巨大的因果关系图,现在要停止探讨证据基础,转而回顾最近一份来自人权观察协会的报告,这是最具规模的世界人权捍卫组织 。
  人权观察协会报告:“动用酷刑不必受惩罚?”
  《动用酷刑不必受惩罚?》是人权观察协会报告(发表于2005年4月)的耸人标题,这份报告中强调,针对美国军人和公民对虐待囚犯、刑求和谋杀等 犯行,世人需要一个真正独立的调查行动。它号召全面调查导致严重违反人权行为的政策制定者。
  我们想象得到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刑求室、关塔那摩监狱的类似场所,以及其他位于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监狱,都是先由布什、切尼、拉姆斯菲尔德、 特内特(Tenet)等“缔造者”设计出来,然后再由“开罪者”——操弄全新语言和概念的律师上场,用各式各样新方法和工具合法化他们的“酷刑”,这 些人包括总统法律顾问阿尔贝托·冈萨雷斯(Alberto Gonzales)、约翰·游(John Yoo)、杰伊·拜比(Jay Bybee)、威廉·塔夫脱(William Taft) 以及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而负责建造这个刑求系统的“工头”则是军方领导人如米勒、桑切斯、卡尔平斯基等将军和他们的手下。完 工后进来的才是负责执行强制讯问、虐待、刑求等日常劳务的技术人员,即军情单位的军人、中情局间谍、民间约聘及来自军中的讯问者、翻译、军医和包 括弗雷德里克和他夜班弟兄们的宪兵。
  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照片被公之于世后不久,布什总统就誓言要将做错事的人绳之以法”。然而人权观察协会的报告指出,只有低阶宪兵们受到司法 制裁,创造出这些政策的人、提供意识形态并批准虐行发生的人却能全身而退。人权观察协会报告做出了结沦:
  这几个月以来,事态很清楚,刑求和虐待事件不只出现在阿布格莱布监狱,在世界各地的数十个拘留所中也都发生了同样的事件,许多案件都造成了死 亡或严重创伤,而许多受害者和基地组织或恐怖主义根本毫无关联。有证据显示,虐待行为也发生在受到控管的国外“秘密地点”,官方将罪嫌送到第三世 界国家的监狱里刑求。然而直到今天,唯一因为做坏事而被绳之以法的都是指挥链最底端的人。证据指出,该受惩罚的人不只这些,但是该为这整个更大的 虐囚模式负起责任的政策制定者,却在免责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 上一部:《林肯传》
  • 下一部:《乔布斯的秘密日记》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