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杰明·托马斯著《林肯传》认为是布鲁克斯。
林肯没有忘记在他最为丧气的时候封存的信笺,11日,在内阁的一次会议上,他展示了他的失意以及失意时努力维持联邦的责任心。
·九宽容智慧
★"没有功夫把半辈子花在吵架上"
约翰·海记下了11月8日选举之夜在陆军部发生的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在斯坦顿的办公室,古斯塔夫斯·福克斯在收看电报后忽然兴高采烈、神情若狂,因为他所憎恨的两个人都在选举中被击败。林肯看了看他,说:"你的个人恩怨感情比我要强烈。或许我的这种情感太少了,不过,我从来不认为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一个人没有功夫把半辈子都花在吵架上。不论谁只要停止攻击我,我就决不记他的仇。"
林肯的这种思想在当天午夜又表达了一次,他对前来致意的小乐队说:"对于反对我的任何人所抱的动机,我没有指责之意。我并不以击败任何人为乐。"
因此,即使对于这场即将结束的战争,林肯并不希望报复,而是希望"好好来研究这次事件中发生的一切,把它们作为哲学从中获取智慧"。
10月12日,首席大法官罗杰·塔尼寿终正寝。联邦首席大法官是一个终生职位,这一职位的空出引起了若干人的追逐。林肯律师事务所的朋友○.布朗宁也试图谋取此职,他希望费森登前往白宫说项,但被拒绝。其他如斯坦顿、副法官斯韦恩、纽约著名律师埃瓦茨及戴维·戴维斯等人都被推举到总统面前。而前财政部长蔡斯似乎并不仅仅只是对总统职位情有独钟,最高法院的首席位置又舒服又稳妥无疑也具有充分的吸引力,他当然不会介意自己大材小用,因而一有机会就表示自己希望到最高法院去。
林肯自有主见,他冷静地对待这一问题,不想操之过急,故而在7周里不动声色,静观这个职位觊觎者们的表演。蔡斯终于沉不住气,写下一封信给总统表示友好。林肯收读后颇有些忍不住,只想发笑。蔡斯想跟林肯斗,确实还差了点。
得知林肯欲任命蔡斯,马萨诸塞州两位法官前往白宫含蓄地表示反对,其中霍尔法官记下了这一次会见:林肯回答说:"蔡斯先生非常能干,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我认为他想当总统想得有点脱离了实际。他最近的表现并不一直都很好。有人对我说:'现在正是搞垮他的时候。'可我并不赞成搞垮任何人!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做事而且做得不错,我说就应当让他干。应当给他机会。"
有人告诉林肯,蔡斯曾说过许多关于总统的难听的话。林肯说,蔡斯先生说过这些话,反过来自己也说过不少类似的话,这样便"收支相抵"了,林肯使用了蔡斯的财政术语,他并不记仇。
12月6日,林肯将对蔡斯的任命送交国会参议院,参议院一致确认这项任命。
蔡斯成为首席法官,他不会再去对总统职位想入非非,同时,林肯也借此表明,他对激进派作了让步,或者说他朝激进的路上跨了一步。
★宽容是林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宽容是林肯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这种品德,他极不愿随便将人处死,为此斯坦顿常常怒气冲天,战场上的军官们也喷有烦言。有一次马利根上校哭笑不得,因为总统发来一电:"要是你还没有枪毙掉巴尼,请免。"
他的好心肠曾有过一个极好的好结果例子。年纪不大的斯科特有一次自告奋勇替一个生病的战友站岗,结果他在岗位上睡着了,因为他已两天两夜没合眼。此事的后果就是斯科特将被枪毙。总统知道此事后到他的帐篷看望了他,和他谈了会儿天,然后告诉他明天的枪决取消了,还说斯科特欠下他很多债,问他是否愿意偿还。斯科特表示自己大概可以凑足5、6百美元,显然误会了总统的意思,总统解释道,这笔债远远不止此数,只有用勇气和尽忠守职才能偿还。斯科特最后英勇作战,直到伤重不起。临死的时候他让人捎信给总统,说自己已尽力还债,并再次感谢总统容许他作为一个士兵战死疆场,而不是作为懦夫死于战友之手。
人的生命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了,那么,枪毙一个人有什么好处呢?因此,林肯希望士兵到战场杀敌而不是在后方被枪毙。在罗斯克兰斯的军区,有一位少校因杀害另一少校而被叛处死刑。 11月19日,林肯致函罗斯克兰斯:"这封信仍决定把这一案件交你全权处理,而这里只要说明,你千万不要仅仅从杀人抵命的角度来考虑处理这一问题,而必须想到怎样才能对将来的安全有利。"
林肯的宽容根源于内心深处,同时当他宽大为怀的时候,他所得到的"报答"也坚定了他这样做的信心。他的名言是"在一天里做一件好事会使两个人同时感到快乐"。一位老妇人因丈夫免服兵役而对林肯十分感激,她含泪说道:"再见了,林肯先生。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天堂里见吧。"
这种朴素的感情使林肯为之深深感动,他送她出门,说:"出现了这么多难事,我担心,我是去不了你说的那个安息之所了。但如果我去了的话,我肯定会找到你的。你祝愿我到那里去,我相信,这是你所能给我的最良好的祝愿了,再见吧。"后来他对好友斯皮德说起此事时感叹道:"当我要死的时候,我希望了解我的人这样谈到我,说我一生总是拔除荆棘,栽种花卉,因为我相信,花卉是会成长的。"
他有一种同情心,并随时推己及人。1862年,他所熟悉的伊利诺伊州布卢明顿的一位书记官阵亡。圣诞节前,他致函他的女儿范妮·麦卡洛克:"当闻知你善良而英勇的父亲的死讯时,我深感悲痛",并安慰她,"在我们这个充满悲伤的世界中,任何人都会碰到哀痛;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将带来最大的苦痛,因为它往往是出其不意地降临"。林肯告诉她,"唯有时间可以最后洗尽愁肠",而克服哀痛的方法就是"立刻心情舒畅起来"。最后,林肯说:"你亲爱的父亲在你心中的记忆,不应当是一种痛苦,而应成为一种悲痛而甜美的情感,它将比你以前所了解的任何情感都更纯洁、更神圣。"
陆军部给总统送去一批文件,其中马萨诸塞军区副官长的一份报告说,莉迪亚·比克斯比夫人有5个儿子在战场上光荣献身①。 1864年11月21日,林肯致函比克斯比夫人:"我感到不论我试图用什么样的言词来安慰你的如此巨大的悲恸,也都将是软弱无力和于事无补的。但我仍得要向你说,你的儿子们是为拯救共和国而为之献身的,你当可从共和国向你表示的感谢①实际上,比克斯比夫人五个儿子中,只有两个牺牲于战场,其余一个光荣退役,一个当了逃兵,一个下落不明。
中得到安慰。我祈求天父减轻你失子之痛,只将对失去爱子的怀念留在你的心中,在自由的祭坛前你奉献出如此巨大的牺牲,这种庄严的自豪感必须属于你。"
从哀痛的情绪中体验圣洁、庄严的情感,并以此安慰那些碰到悲伤的人们,使他们升华,而不是沉溺其中,这无疑是林肯的伟大之处。
林肯不希望看到有人悲痛欲绝, 1864年11月某天,他说:"只要我在这里待上一天,我就不愿意在任何人的胸口上扎上一根刺。"他信奉《马太福音》所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他以仁爱待人,同时遵守"登山宝训"给敌人以爱。1864年3月18日,"对那些家在我方境内,被我们关押着的战俘",林肯对斯坦顿说,"经过慎重的考虑,我认为这样被释放的人的数量无论如何也不会大到足以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危害,却将缓解一些忧伤,至少在一些值得表彰的事例中是这样的。"
缓解忧伤,化解戾气,战争本就残酷,如果能给人以快乐,即使那人是敌对的一方,而只要不会危害我们,为什么不给呢?而给了之后"会使我从一种无法忍受的压力中摆脱出来",对于林肯,那可能是人事方面的压力,但更多的则是内心的压力。
因了内心的仁爱,他爱白人及黑人,爱友人及敌人,乃至推爱及于动物。
他因此而发布大赦及重建宣言,只要有人表示悔改,他就给人以悔改的机会。
但他同时知道,现在是在交战,"战争总得以一胜一败告终", 1864年12月6日,林肯在国会咨文中说:"在将目前可以找到的证据仔细加以考虑之后,我似乎觉得和叛乱头子举行谈判是决不会有任何用处的。除了分裂联邦,任何其他条件他都决不会接受,而这恰恰是我们决不会,也不可能应允的。..他不可能自愿地再接受联邦,我们也不可能自愿地放弃联邦。在他和我们之间的问题是十分清楚、简单和不可改变的。这是一个只能通过战争来考验,靠胜利来裁决的问题。"
林肯对什么都可以宽容,但对于分裂联邦的行为却绝不宽容,因此他的大赦对象不包括叛乱头子在内。他把南部叛乱分子分为叛乱头子和南部人民,在宽容问题上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智慧,擒贼擒王,胁从不办。林肯相信南部人民有很多是盼望和平和重新联合的。
当然,后来对叛乱头子也在考虑特别宽大。特别是对邦联总统戴维斯等人如何处置的问题,他也决定放他们一马,并针对这个问题讲了一个故事:"当我在印第安纳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我到一个邻居家去,发现一个个子和我差不多高的男孩用绳子牵着一头浣熊。我问他干什么,他说,'这是一头浣熊。爸爸昨晚捉到六头,除了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外,其余五头都被杀了。爸爸叫我守住直到他回来,我担心他会连这一头也杀了。唉,亚伯,我多么希望它跑掉!''噢,那你为什么不把它放走呢?''那可不行,要是我把它放走,爸爸会把我揍扁的。但是,如果它自己跑掉,那就什么事也没了。'"因此,"现在",林肯说:"如果杰佛逊·戴维斯之流自己跑掉的话,那就什么事也没了。但是,如果我们逮住了他们,而我又把他们放走,那么,'爸爸会把我揍扁的。'"戴维斯后来没能跑掉,因而在监狱中过了两年。
★黑暗之中一片耀眼的光辉
林肯的宽容可以说也是取得胜利、达致和平的一种手段,因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强大,同时分化敌人。不过,林肯的宽容更多只是针对敌人后方即南部人民,对于军队,林肯知道,还得予以狠狠打击,只有打到敌人放下武器、停止反抗,和平才会到来。
因此, 1864年11月,当林肯被告知谢尔曼将穿越佐治亚、打到大西洋时,林肯几乎没怎么加以考虑就同意了。谢尔曼的目的很明确,以前战火一直是在边界州燃烧,南部还不知道什么叫战争,而现在要将战火烧到他们的领土,使他们切身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并打掉叛乱分子的傲气,"使他们见了我们就胆颤心惊"。谢尔曼与林肯不一样,他深知战争本身就意味着残酷。攻占亚特兰大后,谢尔曼曾遇到一个问题,即如果让市民留下来,那他就不得不供养他们,这很难做到;同时又得经常防范他们,那就太多麻烦,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因而他简明扼要地下令实施"空城计",即将市民赶出城去。为此而导致了与胡德的一场文斗,即互相写信指斥对方,这却使谢尔曼有机会坐下来好好地就战争作了一番思考,结果认为应当将战争搞得越恐怖越好,要使敌人,不仅包括其军队,还包括其人民,都感到恐怖,"使他们如此厌恶战争,以致在几代人的时期内不会再有人企图挑起战争。"
谢尔曼派托马斯这块"奇卡莫加的岩石"去镇守田纳西,在那里他拥兵6万,足以对付胡德的4万叛军。然后,16日凌晨开始焚毁亚特兰大的军事设施,无法控制的大火将全城烧掉近三分之一,之后,高唱《约翰·布朗之歌》开始了他们的征服旅程。
"那天天气特别好,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凉风习习,大家的心情异常兴奋,都感到有什么事即将发生,虽说模模糊糊说不清楚,但仍充满了新奇冒险感和强大的吸引力",谢尔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我们的后面,亚特兰大城的废墟在延烧,浓烟直窜长空,像黑色的棺罩滞留在被毁的城市上空。"
42/47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