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推理获得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一些支持。简略地讲,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谈论我们永远不能观察到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谈论一个其中没有任何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宇宙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宇宙永远也不会通过观察被证实或否证,因而,它的存在对有意识的人来说似乎是没有意义的。
与理所当然论相关的一个理论是所谓的强人择原理。天体物理学家布兰东·卡特最先详细地提出了这一理论,近年来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按照这一原理来看,“宇宙必须是这样的,以便在某一阶段让有意识的生物在其中出现”③(黑点是我标的)这就等于说,宇宙是今天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奇怪,它没有选择,只能带着适当的秩序出现,以使生命得以产生。
逻辑实证主义和强人择原理这两种理论的成立与否,全系于人类(或天外)智能观察者的至高地位。神学家会说,上帝就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上帝的存在不需要特定的物理条件。因此,只要是能被上帝观察到的话,那些永远也不会产生生命的宇宙也是有意义的。
二、多宇宙理论
根据多宇宙理论的观点,有一个由很多宇宙构成的集合,而我们的宇宙只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成员。我们所感知的宇宙只是庞大的或许是无限的宇宙集合中的一员。宇宙集合中的每一个宇宙都与集合中其他的宇宙有某种不同。在这集合中会有物质和能量的各种可能的安排。尽管在这集合中的绝大部分宇宙不适于生命存在,而且很接近最大熵的完全混沌的状态(即热力学平衡),然而,在数目极少的宇宙中,偶然地出现了合适的条件,于是生命发展了起来。显然,生物将要感知到的只能是这些偶然的宇宙,而且,这些生物还要写一些书,大谈他们所居住的世界多么不可思议。
上面所提到过的波尔兹曼的假说,在逻辑上是与多宇宙理论一致的。波尔兹曼假说中的宇宙是相继发生的,但宇宙获得组织的各个阶段之间有巨大的时间间隔,以致这些阶段在物理上几乎是互不相连的。现代有人修改了波尔兹曼的宇宙相继发生说,提出了振荡宇宙理论。我们以后就会看到(第十五章),现今的宇宙膨胀可能不会无限地进行下去。假如果真如此,那么,宇宙最终会开始收缩;于是就会出现人们所说的“大崩塌”这样的巨大灾变。有些物理学家推测,宇宙高度收缩之后,并不会缩为看不见的时空奇点,而会在高度质密的状态下“反弹”,从而又开始新一轮的膨胀和收缩。如此看来,宇宙就是这样永无尽期地反反复复,一时“大崩塌”,一时再膨胀,进入低密度状态,颇象是一个不停地充气又泄气的气球。
振荡宇宙是一种年龄无限的宇宙,因而也面临我们在第二章里所讨论的年龄无限长的宇宙所具有的物理难题。然而,围绕着极度塌缩状态这种物理现象的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拓宽了物理学家们的推测范围。惠勒提出,“大崩塌”具有“重新处理”宇宙的作用。他的意思是,宇宙每一轮新的膨胀和收缩都是一种“新交易”,宇宙所有的物理条件在这交易中被随机地重新凑起来。现在没有谁试图解释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但假如真有这样的事发生,那么,经过足够多的次数的膨胀收缩之后,宇宙就会经历一遍所有的可能性——当然,所谓足够多的次数必须是一个很大的天文数字。于是,我们再次发现,在一轮又一轮的宇宙膨胀收缩中,只有在那位宇宙的凑集者偶然搞对了的时候,才会演化出一些宇宙学家来推测宇宙如何创生。
上面所说的一派人的观点是认为在时间中存在着一个由很多宇宙组成的集合,然而,另外有人则猜想宇宙只有一个,这个独一无二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几乎整个宇宙都接近平衡状态(没有结构也没有组织),但偶然的起伏会造成孤立的有序区域自发地分散出现。当然,这些孤立的有序区域之间的距离远得不可想象,但生命以及有意识的观察者只能在这样的孤立区域中形成,因而,其中的所有观察者就必然会感知秩序。
然而,多宇宙理论的一个或许最广为人知的变体,是由埃弗列特对量子论的解释构成的。在埃弗列特的理论看来,所有可能的量子世界实际上都是实在的,相互平行共存的。因而,一个电子每次面临两个选择时,便会发生两个可能性,于是整个宇宙便一分为二了。一分为二的宇宙当中的每一个都带有所有的居住者(居住者的大脑也一分为二了,而且他们的精神按理说也一分为二了),每一方的居民都自认为电子突然作出了一种选择。这两个宇宙互相分离,一方的居民不能通过普通的空间或时间到另一方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两个宇宙是“平行”存在的。有多少量子选择,就有多少宇宙,因而,在无穷的平行世界当中,一切可能的物质和能量的排列都会发生。
观察者从数目庞大的多种选择中选出一个高度非典型的宇宙,这种理论被称作弱人择原理。有人根据若干哲学和物理学的理由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驳难。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理论过于成功。这种理论认为大自然能够使一切可能实在化,这样,一切就可以都得到“解释”了。实际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不要科学了。只要说明某某事物对人的存在是必需的,于是,它一下子就算是得到解释了。
人择原理所受到的另一个驳难是,它似乎是与奥科姆剃刀原理正相反。因为根据奥氏原理,在一套可能的解释中,最有道理的是那个包含的原理最简单而且假设又最少的解释。求助于无限多的宇宙来解释一个宇宙显然是太过分了,过分到宇宙规模上了,且不说那无限多的其他宇宙除了极少数以外都从未被观察到(或许只被上帝观察到了)。持人择原理观点的人反驳道:“根本没这回事。埃弗列特的量子论解释或许牵涉的宇宙是多一些,但在认识论上是极其简洁的。想一想吧,对量子测量问题的其他解释是多么牵强,多么没有道理。而在多宇宙理论中,解释只是来自形式主义,不需要另外的形而上的假说。”
然而,持多宇宙理论的人承认,他们的理论中的“其他的世界”甚至在原则上也永远不可能被观察。在分岔的量子世界之间往来是不可能的。而且,无限多的或振荡的典型宇宙中有序的区域彼此间间隔着如此之大的空间或时间,以致没有哪个观察者能从经验上证实或否证多宇宙的存在。人们难以明白,这样一个纯粹的理论框架怎么能在科学的意义上被用作一个自然的特征的解释。当然,人们或许会觉得,比起相信一个无限的神明来,相信宇宙的数目无限要容易一些,但这样的信念只能以信仰而不是以观察为基础。
53/74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