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零点时刻

时间:2013-12-20 23:28:56  来源:  作者:约瑟夫·范德尔  [ 下载本书 ]
简介:一个世界级要犯从南非一所监狱中逃跑了,一个漂亮的应招女郎在波士顿的公寓里被残酷谋杀,一个在逃的美国亿万富翁正在企图摧毁华尔街的计算机网络,让世界金融市场崩溃……从来没有一个惊悚小说作家像范德尔那么深刻、生动,那么令人心惊肉跳。他以情报专家身份写出来的小说完全可以乱真。范德尔只有一个问题;他的作品太少,至今只写了四部小说。——纽约时报书评《零点时刻》,一部天衣无缝的悬疑小说,刺激过瘾,令人惊叹!...

  “罗斯警官,我的资料显示你是警队最出色的警员之一。在追捕逃犯科的时候被惊为天人。一年半之内捕获12个在逃犯。你对辨认护照和信用卡非常在行。在找人方面有令人叹服的直觉,好像是第六感。希望我刚才说的没错。”

  罗斯往口里喷了一口清新剂:“他们太夸张了。”他说,“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

  “对我来说已经非常出色了。”

  “好吧,”罗斯一边说,莎拉一边准备记笔记,“现在有一个机构可能能帮得上忙,简称‘苹果APPLE’,全称为地区警局私人安全联络项目。不过我觉得‘安全’可以换成‘安静’。成员包括全纽约市大大小小九百座大楼和公司的保安,其中大部分人都曾经有过轻微作奸犯科的记录。本来他们只负责公共厕所、搬运码头或者商场入口的保卫。不过自从世贸大楼爆炸案发生以后,这帮人开始特别关心恐怖主义。我有个朋友参与了这个项目。我给他打个电话。”

  “可是,如果只有曼哈顿银行成为目标,”莎拉说,“为什么要惊动其他九百家公司呢?”

  “现在有一种可能是曼哈顿银行可能只是目标之一。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是,我觉得与其出事之后再恍然大悟,还不如现在就把所有不正确的可能都尽力排除。”

  “你打算怎么问他们?”

  “看看他们有没有收到什么恐吓或者注意到什么可疑人员。这里是纽约。面对恐吓和可疑人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所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得筛选出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了。我是说,既然有现成的资源,就不要白白浪费。

  “这是一种角度。”莎拉说。

  “还有,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市内主要标志性建筑和场所都纳入雷达监控范围。”

  “比如说帝国大厦和世贸双塔?”

  “还有洛克菲勒中心、林肯中心、联合国总部、克莱斯勒大楼、帝国大厦、自由女神像、纽约股票交易市场。”

  “自由女神像?”

  “嘿,15或20年前克罗地亚民族主义分子就在那儿放过炸弹。爆炸造成相当的损害,还好,不严重。后来国家公园部门开始负责管理这位大个子女士,每个来访者都必须经过电子扫描。”

  莎拉靠在芥末黄的办公椅上点了点头,背后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声响。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礼貌的敲门声,罗素抱着一个巨大的麻纸信封走了进来。“到了。”他说。

  “什么到了?”莎拉问。

  “指纹。”

  “你的王子的指纹,”罗斯又开始油腔滑调,“我说过的啦,指纹总会来的嘛。”

  “胜利在望了。”罗素难以掩饰激动之情地说,“他落入我们手心了。”

  罗斯抬起一只大肥手摸了摸脸说,“哦,是吗。”声音好像无聊到极点,“小孩,我们好像都还没开始吧?”

  莎拉从罗素那里扯过包裹撕开一看。罗斯没说错。一切都还没开始呢。

  “照片呢?”她问。

  “他们说找不到。”罗素说。

  “什么?什么叫‘他们找不到’?他们连一张照片也找不到?”

  “南非那边说找不到鲍曼的照片。像他这样的情况——隐藏极深的特工——前情报部门应该只在中心档案库里面存了一张照片。但是好像是保安措施的缘故,这张惟一的照片也丢了——被人偷走的,好像。”

  “罗素,查查监狱。”莎拉打了个响指说,“你没想到这一点?”

  “没有。”罗素回答说,“普尔斯摩监狱和一般监狱一样,犯人的照片有两份存档。但是鲍曼的两张在过去几个星期之内都不见了。”

  “胡扯!”莎拉气愤地骂道。

  “也不是,”罗素解释说,“他们全面调查过,但是照片的确是被偷走的。”

  “怎么偷的?”

  “这样的,”罗素说,“这么多年来,南非政府一直想尽办法不让外界知道这个人的脸,就像CIA对待自己的资深特工一样。所以可能他的三张照片都在政府部门的机密档案里面也说不定。如果谁有很过硬的后台,那么要销毁几张照片根本不在话下。南非一直以来都为保护这个人的信息不遗余力——如果他们想要一张照片——他们绝对不会给其他人留任何余地。”

  “看来你的这个恐怖王子,”罗斯插了一句说,“认识不少达官贵人啊。”

  42

  早上8点20分,泰勒从第十大街的FBI员工主入口进入总部大楼。8点半的时候一定能准时到达办公室。他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这对鲍曼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守时意味着生活有规律,那么也就意味着更容易下手。

  可是运气不好,泰勒的车一整天都没有离开过FBI大楼。跟踪器没被发现,闪烁在显示屏的红色小点一直没有移动过。也就是说,汽车没移动过。

  鲍曼换上一件印有华盛顿字样的T恤,又买来一副廉价的太阳墨镜,打扮成游客绕着FBI总部大楼溜达了几个小时。中午,他在第十大街和宾夕法尼亚大道之间的小摊上买来一个热狗当午餐。

  他发现FBI大楼靠宾夕法尼亚大道的车库门是关着的。世贸大楼和俄克拉荷马城发生的爆炸案的确使得FBI开始变得小心谨慎,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鲍曼突然看到一队旅行团的观光客可以进入大楼内参观。于是,他没多想就报名参加了一个上午的旅行团,第一站是去参观美国十大通缉犯的展览,结束时还观看了一部手枪的纪录片。

  鲍曼一直观察各个员工出入口,留心泰勒的出现。但是他没有成功。许多FBI员工到了中午都去餐厅吃饭,总部大楼内有一个档次不错的巨大咖啡厅。但是泰勒可能习惯在办公室吃饭,早晨的时候他不是在熟食店提了一个白色的纸袋出来了吗?

  下午4点,鲍曼回到停车场准备等候泰勒下班。红色的亮点直到6点45分才开始移动。等泰勒的汽车开出一定距离之后,他才启动了自己的引擎。泰勒好像是按上班的路线远路返回。

  • 上一部:《生命,宇宙及一切》
  • 下一部:《国富论》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